徐向前:公私分明的家规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吉林省纪委省监委 作者:佚名
徐向前廉洁奉公,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生活上从来不提个人要求,始终自律自俭,并且严树清廉家风,要求子女自强自重,不能利用他的威望拉关系、搞特殊。对那些上门送礼的,请托办事的亲友、熟人,他交代工作人员:“一切应酬馈赠全部谢绝”,有事“公事公办”。
1949年4月,徐向前率部攻克太原。家人闻讯后,两个姐姐前来探望。他对姐姐说:“你们来只能住几天,我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们,东西都是公家的。”
建国后,徐向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战争年代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品质,决不搞特殊。他对家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有一年,女儿徐鲁溪所在的单位调整住房,她一家三口从多年居住的8平米小屋子,搬入了新住所。为此,徐向前对她好一顿“审问”,想看看是不是特殊照顾。最后了解到确实是单位正常调房,这才安下心来。
小女儿徐小涛中学毕业后,被派去内蒙古插队。当时她年龄尚小,身体也一直不好,只要徐向前向有关部门反映下情况,可以免除插队。但徐向前不开这个口,而是说:“孩子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徐小涛听从父亲的话,背起行李,就去了荒凉的大草原。
在徐向前以身作则和严格要求下,家里人都非常自律,不搞特殊,不占公家便宜。特别是在用车上,非常自觉。徐小岩是徐向前的独子,上小学时,徐家已经来到北京,住在史家胡同。读书的学校是八一小学,当时同学中很多是干部子女,也有互相攀比家庭的情况,但他对此毫无概念,因为从没有觉得家里有什么特权。在徐小岩的记忆中,家人疼爱归疼爱,可即便是母亲,每天也都和大家样坐公交车上下班,从不能使用父亲的专车。
徐小岩上学路程很远,从家到学校坐公交车,要倒一次车,车费两毛五分钱,每次家里会给三毛钱。那个时候,学校的伙食不算好,他有时就会拿钱买点炸灌肠、小年糕什么的吃。这样,把车票钱吃了,就只能走回家了。一次,他从下午两点放学,一直走到晚上六点多才到家。即使如此,徐小岩也从没有坐过父亲的车。
徐向前不仅对儿女要求严格,而且对孙辈也是如此。徐小岩的儿子刚出生不久,徐向前就亲自给孙子取名“徐珞”。“珞”的本意是有棱有角的坚硬玉石,他是希望自己的孙辈能像玉石那样坚强。自然,孙子也没有得到徐向前的额外关照。
徐珞在小的时候,随母亲王彦彦去看电影,也都是自行前往。当时,中南海每星期在怀仁堂放电影。王彦彦让人帮着做了一个挂斗,安在自行车后面,想看电影的时候,就让徐珞坐进去,自己骑着去中南海。站岗的警卫战士看到这辆特殊的自行车,就开玩笑说:“没有一家是坐这个车来看电影的。”
侄孙女在黑龙江北大荒插队,侄子想让元帅叔叔关照关照,让孩子去当个兵。徐向前明确地对侄子说:“我不能破这个例。孩子要当兵,就按正常手续办,不许走后门。”后来,侄孙女靠着自己的奋斗,在北大荒边劳动、边自学,考取了大学。
在徐帅家的客厅,有一幅红旗牌轿车的照片。徐小岩曾对客人说:“那是父亲的专车,母亲和我们姐弟都几乎没坐过,但印象很深”,“公私分明一直是我们家的家规。”(张建军 撰稿 摘自《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
原文链接:http://ccdijl.gov.cn/ztjc/jf/202101/t20210118_7914772.html
- 上一篇: 李富春:“家财不为子孙谋”
- 下一篇: 罗荣桓:“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