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加快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江河浩荡,大海奔流。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场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为目标的新时代“辽沈战役”,正在全省1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
首战即决战。战鼓催征,丹东闻令而动出征急,拿出拼抢姿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三年行动中大干快上,重塑形象、重振雄风的生动实践正在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不断上演,江海沿岸发生着令人激动、振奋的变化:
今年1月至5月,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9.9%;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2亿元,同比增长34.2%;进出口总额71.2亿元,同比增长20.8%。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
卧薪尝胆干三年、甩开膀子拼三年,锚定以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目标,丹东市发扬英雄城市光荣传统,以项目建设为根本支撑,以园区发展为关键举措,以扩大开放为重要引领,以营商环境、工作作风和从政环境建设为根本保障,将改革创新贯穿始终,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东实践,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强支撑 拓合作 开放型城市建设步履坚实
6月的丹东,满目葱茏,生机勃勃。
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一辆辆工程车辆来往穿梭,一栋栋建筑主体拔地而起……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丹东市处处是抓发展、求突破、促振兴的催人奋进画面。
抓项目、促投资,是首战之需、首胜之要。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从春至夏,从城市到乡村,丹东市的项目建设“加速赛”一直在火热进行中。
一以贯之抓项目、促投资,持续落实“项目年”制度性安排,是丹东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丹东市加快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具体场景。
围绕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的发展定位,丹东市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加快打造辽宁和东北东部对外开放新前沿。
在不断完善通道平台,提升区域国际合作能级,提高丹东港综合开放能力,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的同时,丹东市还把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全力构建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格局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持续加强东北东部区域合作,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丹东市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靠市场、靠契约、靠效率吸引各方投资者,开放环境日益优化。
江海潮涌,奋楫扬帆,向开放要活力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丹东市与吉林省通化市签订深化两市全方位合作框架协议,以高质量区域合作助推高质量振兴发展;丹东港口岸南1^#、南2^#泊位通过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启用;丹东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省扬州市学习考察并举行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共同以务实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丹东港互贸区开始配套设施、场地等工程建设,金山互贸区明确项目运营、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项目土地已摘牌;河口互贸区确定运营主体,国门湾科技五金城、东北亚国际商贸城、东北亚边贸城等二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
举措务实,步履铿锵,伴随着投资、消费、出口共同发力,工业、农业、服务业协同发展,国资、民资、外资竞相发展,民生、生态、稳定有序推进一同而来的好消息是,丹东市在加快壮大整体实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开放型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低碳发展、幸福宜居城市建设10个方面新突破个个有成效。今年前5个月,丹东市进出口总额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出口总额61.1亿元,同比增长22.6%。
增动力 重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提速
6月19日,以“携手京津冀,共聚创新城”为主题的2023年度丹东市京津冀科技招商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12个产业拉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签约,1个创新科技投资孵化运营平台签约,签约总额18.16亿元。
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突出科技主题,通过“以赛带招、以会促招、以资融招”的创新形式,不断提高科技招商的精准度,招引域外科技类项目、科技型企业来丹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是丹东市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的系列动作之一。
着力强化科教人才支撑,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丹东市正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振兴发展持续赋能。
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丹东市狠抓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深入谋划数字赋能、强链延链项目,强力推进“百企百亿工业技改”专项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引育壮大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丹东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升级、扩能改造作为全市抓项目、促转型、提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丹东市突出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布局新的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转型升级,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起抓,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出科技创新组合拳,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鸭绿江英才计划”,全面实施“项目+团队”带土移植工程等一系列支持创新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厚植创新“生态圈”,丹东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力创新驱动,积极竞速数字化新赛道,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大展拳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凤城市格汝特汽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铝镁合金、锌合金高压铸造及高精密加工企业。为充分发挥企业加工制造的优势,近年来,企业先后投入2000万元,对设备以及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加快了由“制造”向“智造”迈进的步伐。
蓄创新之能,聚突破之势,丹东市全速奔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今年1月至5月,丹东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比全省高9.7个百分点。
向绿行 惠民生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谱新篇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数以万计的游客聚集丹东,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息。虽然来自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浙江等地区,口音也千差万别,但游客们一致的看法是丹东的天真蓝,水真绿!
“丹东蓝”“丹东绿”如一面镜子,照映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丹东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英雄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大养老胜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这些是丹东市鲜明的城市标签。作为辽东绿色屏障,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向绿而行,日益培厚生态环境的“含绿量”的同时,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丹东市的选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振兴的优势,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紧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丹东市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与此同时,丹东市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力解决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城市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丹东市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丹东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科学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举全市之力持续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座能寄予人民美好期待、赋予人民美好生活的城市,不仅在于外表肌理的华美,更在于内涵品质的温润。秉持“内外兼修”,丹东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厚植民生底色,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更绚烂的色彩和更浓郁的温情,都能有满满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当落实三年行动任务,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并见之于实际成效,当“努力可以改变形象,奋斗必将赢得未来”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当以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市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实干为先的丹东,新征程中必定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
原文链接:https://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info/470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