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践行“两山”理念——看阜新绿色发展之变
发布时间:2023-08-06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防风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绿色产业培育,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阜新市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在科尔沁沙地南部摆下战场,不仅实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转变,还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变“生态痛点”为“网红景点”;点沙成金,以绿生金,充分发掘硅砂、沙化土地的全新价值,提升生态的“含绿量”“含金量”,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连日来,记者沿科尔沁沙地南部一路行走,探访大河源头,登上高山之巅,行走漠上草原,看阜新绿色发展“七十二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描绘阜新生态的鲜亮底色,记录阜新治沙人的创新之路。
“三河”源头的嬗变
8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养息牧河源头治理工程区,但见河流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历经数月的源头治理,这里已由一片荒野变身生态景点。
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水资源是最大的刚性约束,需量水而行、节水为先。然而,盘点阜新市的水资源,家底却很单薄: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80毫米,是我省降雨最少地区,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三种缺水类型并存。沙化土地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均是全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是制约阜新市生态治理、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破解“水瓶颈”,阜新市大力实施“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水生态文明体系,全力打造“以水润城”的生态城市。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源。今年,阜新市创造性地实施细河、绕阳河、养息牧河“三河源”保护工程,引领新时代治水工作由截污治污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阶段。
在三河源头,修复河道、兴修梯田、治理侵蚀沟、植树种草、打造景观同步展开,治水、治山、治城一体化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一盘棋统筹,让一江碧水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在防沙治沙方面,在养息牧河源头栽植盐生草、沙打旺、草木樨等适合沙地的草本植物,形成集试验性、观赏性等多种价值于一体的沙地草木园,让这条穿行于科尔沁沙地的河流,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在水土流失系统治理方面,在细河、绕阳河源头通过“坡改梯”,让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让农机上山、机械化种植不再是奢望。扎兰营子镇七家子村村民刘树远高兴地说:“一顿饭工夫,免耕播种机就把一面坡的地都种完了。”在景观建设方面,阜新市在细河源头建设以“锦绣山河”为主题的山地灌木园,在绕阳河源头建设以“万紫千红”为主题的生态乔木园,在养息牧河源头建设“百花齐放”植物园,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四时美景。
在打造景观的同时,文化数字化工程同步展开。届时游人用手机一扫二维码,就能通过视频、动画等了解源头历史和各类林草常识,三河源头将成为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打卡于一体的生态景观。
乌兰木图山的渐变
让绿色屏障既坚固又好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产业价值,坚定不移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阜新生态建设的一条主线。
乌兰木图山属努鲁儿虎山脉,主峰海拔831.4米,是阜新地区第一高峰。在阜新生态版图上,乌兰木图山是个重要节点,小松岭—乌兰木图山—科尔沁沙地一线的山地丘陵农林交错带,是西北部重要的陆地生态廊道。近年来,阜新市以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对乌兰木图山等重点区域实施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
乌兰木图山还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山,有仙人居、古寒井、古敖包等历史遗迹。阜新市以“生态+文旅+产业”模式,把乌兰木图山打造成国家3A级风景区。记者登临主峰近观远眺,群山峻岭尽收眼底,山间平原阡陌纵横,河流如玉带般镶嵌在大地上,一派雄浑壮美的山水胜景。
乌兰木图山更是一座资源丰富的“金山”,有200多种中药材,尤以北五味最为著名,穿山龙、柴胡、黄芪等都属上品。记者在山脚下捡起几块灰褐色的石头,上面布满形如米粒的白点,这是乌兰木图山出产的优质麦饭石。近年来,麦饭石因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和对水的净化作用,深受养生爱好者喜爱,麦饭石锅、麦饭石茶具等成为网红商品。按照规划,乌兰木图山将建设麦饭石温泉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万亩沙丘的蝶变
8月2日,记者登上彰武县大德镇欧李山观景台,湛蓝的天空,白色的风车,葱绿的草原,闪着银光的西旧府湖,夏日的德力格尔草原五彩缤纷。
据了解,过去这里是一片荒漠,万亩沙丘哈拉嘎图是彰武县6座万亩沙丘之一,年均移动3厘米。
近年来,阜新市启动科尔沁沙地南部综合治理项目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在彰武县打造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植被草层高度由5至7厘米提高到30至40厘米。6座万亩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北部地区严重沙化面积减少30%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把我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移了13公里。
通过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哈拉嘎图不仅被四周的林、草、湖牢牢锁住,更成为游人必到的打卡地。
大规模的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催生出国家3A级风景区——德力格尔风景区。过去这里是荒无人烟的烂泥塘,如今已建成漠上营地、回望沙原、蘑菇部落、霍比特小屋等景点,集湖、岛、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自驾车旅居地。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5万人。
原文链接:https://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info/474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