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政安里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3-08-27 来源: 天津先锋网 作者:佚名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政安里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秉承“为居民服务,让居民满意”的服务理念,创建了全镇第一处居民“家门口”的集中式便民服务点和镇内第一所小区内的调解室——“政安里社区调解工作室”,全力打造“‘政’好家门口”主题党建品牌,挖掘志愿力量,用行动在“家门口”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暖心便民服务,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政’好家门口”品牌 为居民幸福“加码”
政安里社区成立于2001年1月,所辖的6个小区皆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差、小区停车位稀缺、居民反映问题无法快速解决,这些问题都曾经出现在这个小小的“老破小”地带。如何改变现状、形成对策是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
“退休以后没有了往日的忙碌,生活一下子变得清闲了,一时之间有点难以适应。在便民服务点里,大家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生活丰富、充实!” 居民高伯伯激动地说。
“只有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才能更好地破解基层治理面临的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鲍国亮深有感触地说。
2023年,政安里社区聚焦优质服务、治理效能,整合裕盛村、仁字营村、党员干部、社区民警、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爱心企业、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摒弃“等着群众来”的惯性思维,坚持“有事来办事,没事来坐坐”的服务理念,打造“‘政’好家门口”党建品牌。
为更好地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调研居民需求,认真分析居住分布情况,有效进行社区资源整合,打造4处“‘政’好家门口”便民服务点。服务点制定“便民服务点开放安排表”,引进政策咨询、缝补、理发、义诊等便民服务项目,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宣传,让辖区65岁以上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社区的“一站式”服务。目前,4处点位均已开放使用,累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受到居民热烈欢迎。
日前,记者走进政安里便民服务点,志愿者们正免费为居民提供爱心义诊、缝补、理发等贴心服务。
“张奶奶,您的血压正常,但血糖偏高,您需要注意。首先要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精米精面食物也要控制好摄入量。其次要坚持适量运动。再者要根据医嘱口服降血糖药物。”在义诊区域,医生一落座就忙碌起来。老人们早早就开始排队等候,医生逐一为大家量血压、测血糖、听诊等检查,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提出了专业的健康指导意见。
“大伯,您这个衣服口袋里面有点脱线,把这个正面周围整个缝一圈,今后放点东西就不容易漏了。”缝补区域内,爱心居民王阿姨常年在这里为居民们提供缝补服务,王阿姨不但有一手缝补的好手艺,也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好心肠。
记者看到,在王阿姨的精心缝补下,开缝的裤子、坏掉的拉链,只要十分钟就能恢复如初。“衣服有点小问题,扔了可惜,自己又不会弄,社区办的这个活动属实是办到我们的心坎儿上了,非常的实用,我们都很喜欢!”正在找王阿姨补衣服的张大伯说。
在义剪区域,记者看到,虽说是免费的理发,但理发师们并没有丝毫懈怠,专心接待每一位前来理发的居民,用专业熟练的手艺,理居民满意的发型。现场充满着欢声笑语,场面温馨和谐。
与此同时,政安里社区还专门为快递小哥打造了爱心驿站。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写着“小哥之家 爱心驿站”的白色小屋看到,整个环境干净、整洁,沙发、空调、微波炉、饮用水、充电宝、雨伞、图书应有尽有,20余名快递小哥正在此歇脚。“以前中午吃饭、休息不好找地方。有了这个驿站,‘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有了这个好地方,我们工作也更起劲儿!”一位快递小哥对记者说。
据介绍,政安里社区以“擎旗领航 新‘心’向党”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针对外卖骑手存在的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设立小哥爱心驿站——北闸口镇总站。
“爱心驿站硬件设施的配备充分考虑到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此外,社区还依托爱心驿站,积极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外卖骑手、环卫工人送去柠檬水、西瓜、矿泉水等消暑物品。”鲍国亮介绍说。
推进“警网融合” 落实协商议事
“纠纷矛盾不要怕,警网融合化解它;协商议事真是好,和谐文明人人夸。”这首顺口溜唱出了社区党建治理的新风貌,也唱出了社区居民的精气神儿,文明和谐之风在政安里社区逐步形成。
多年来,政安里社区通过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将网格员、社区志愿服务队等与社区警务室民警深度融合,组成“网格+警格”工作体系,建立“志愿巡逻队—楼栋长—网格员—网格长—派出所民警”五级警网融合服务队,协作开展联勤联动工作,每月及时共享居民基本信息,达到信息资源不断更新。通过与公安津南分局建立共建机制,拉近网格员、楼门栋长、志愿者与民警之间的距离,持续推动“警网融合,共建共治”走深走实。
不久前,社区居民张先生反映由于屋顶高空坠物导致其汽车前挡风玻璃受损,想要与当事人进行赔偿方面的协商。社区充分发挥“警网融合”工作优势,联合北闸口镇司法所、公共管理办公室及社区民警在实地查看屋顶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协调会,针对矛盾、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用心倾心调解下,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原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现在来到‘政安里社区调解工作室’,短短几天内全部解决问题,真好!”居民张先生说。
同时,政安里社区运用“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充分做到“社区吹哨、部门响应”。
“我们将已当场化解的矛盾纠纷纳入‘结案’台账,适时跟踪回访,防止‘旧病复发’。2022年,社区共完成调解30余起,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2023年上半年已经完成调解工作10余起。”鲍国亮介绍说。
几张案桌,几把座椅,一处长廊,在闲谈间倾听民意,细致调研,这是政安里社区协商议事角——“亲仁善邻”长廊。社区内一桩桩、一件件棘手的难题在这里碰撞出思路、最终得到解决。
“这里都是老旧小区,居民们没有固定车位。这几年,购买电动汽车的居民越来越多,无处安装充电桩就成为困扰居民出行的难题。”社区居民张先生对记者说。
鲍国亮告诉记者,为尽快解决这一难题,政安里社区用了1个月的时间分类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小组协商议事:党员、群众畅所欲言;“电车族”与“油车族”的意见都被听取,力求协商人群更广泛,意见收集更多元。随后根据居民意愿,邀请北闸口镇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共建单位、供电所、施工队积极参与,建立“专家把脉会诊+优秀书记分享+解决疑难杂症”协商议事工作模式,在政安里小区、人安里小区建造了“家门口便民充电站”。当一排排充电桩出现在小区时,小电车们找到了它们的“家”,居民的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壮大志愿者队伍 实现“幸福来敲门”
“郭奶奶,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不久前,政安里社区“守护‘政’及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早就来到孤寡老人家中,询问老人近期生活情况,帮助老人全面检查电线线路,查看药品是否购买齐全,将温暖送到老人心里。
政安里社区工作人员面对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复杂居民群体,在摸清居民底数的基础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吸纳辖区企业和单位、社会组织、爱心商户成为“网格合伙人”;邀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社区志愿者担任“流动网格员”,多方位开展志愿服务,先后成立了“守护‘政’及时”“仁情暖心”“‘和盛’一家人”“益路同行”“红色传承”等10支功能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总数达到200余人。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人头熟、地头熟”的特点,用心用情回应居民诉求,点亮居民幸福生活。
走进仁安里社区,只见花团锦簇、绿意盎然、整洁靓丽。“‘仁’情暖心”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在小区里巡视,看到路中间的砖头瓦块就动手拾捡;谁家的自行车摆放不规范就规范放置,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我们会特别关注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定期去老人家里探望或者打电话联系。老人们也都有网格员志愿者的手机号,需要帮忙,我们随叫随到。”志愿者姚俊欣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居民家里走访时,家中老人突发心脏病,他和同行的志愿者冷静应对,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联系所在的网格员和网格长。同时按照应急工作程序,稳定家属和老人情绪,帮忙准备就医材料,做好衔接工作,为患病人员节省了就医时间。最后老人被送上120,顺利抵达医院得到及时救治并脱离危险。
近年来,政安里社区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志愿者,大家协助社区开展关爱慰问、志愿巡逻、卫生清整、安全排查、邻里调解等工作50余场,服务居民4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从“老破小”到“幸福家”,近年来,政安里社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后零距离”,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杜洋洋 通讯员 蔡嫦君 段锦)
来源:天津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ywkd/jcdj/202308/t20230824_96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