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让宽甸中华蜂养殖业日渐壮大
发布时间:2023-10-15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余脉,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动中华蜂养殖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但中华蜂在当地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由于意大利蜂的侵袭,中华蜂面临灭顶之灾,这场“中蜂”与“西蜂”之间的争斗甚至惊动了最高检。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土生土长的中华蜂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如今,“好蜂景”铺就“甜蜜路”,小蜜蜂成为大产业,群众的“甜蜜事业”越过越红火。
秋风起,蜜流香。9月23日一早,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蜂场内,嗡嗡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错落摆放的蜂箱旁,蜂忙人也忙。
“打蜜啦!”一位员工将蜂箱盖慢慢移开,缓缓提起一片蜂巢板,轻轻拂去板上的蜜蜂,再用小刀稳稳割开熟蜜封口,晨光照耀下,密密麻麻的六边形蜂房内晶莹剔透。巢脾被简单清理后,直接放到滤布上,黏稠的蜂蜜金黄诱人,慢慢流入罐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
你称三斤,他要五斤,当天打的300多斤蜂蜜现场销售过半。“平均每箱能收12至16斤蜂蜜,一斤150元。” 蜂场主乐呵呵地估算,“今年产量还不错。”他指着在巢板上爬来爬去的蜜蜂让记者分辨蜂王、雄蜂、工蜂:“你看,它们个头不大,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相间,身上一层黄褐色绒毛,这就是我们的长白山型中华蜂。”
每年九十月份,是宽甸养蜂人收获中华蜂甜蜜馈赠的季节,他们继承祖辈技艺,遵照大自然的时间表,一年一次汲取百花的芬芳,让古老的村落独具一味。但酿造蜂蜜的过程并不容易,一只中华蜂每天要访问成百上千朵花,往返蜂巢几十次、上百次,上万只中华蜂一年时间采集100多万朵花,飞行总里程大约45万公里,才能收获10斤蜂蜜。在宽甸山乡间,小小的中华蜂承载着蜂农的生计,护佑绿水青山的生态,托起乡村振兴的梦想。同时,来自各方面的力量,也在精心呵护着这片中华蜂纯净的家园,共同守护这份“甜蜜的事业”。
不让“西蜂”压“中蜂”
汽车在蜿蜒山路上前行,车窗外树影不断掠过,连绵的山,满眼的绿。“宽甸地处长白山余脉,山高林密,蜜源丰富。”宽甸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畜牧师张立元一路同行一路介绍,宽甸森林覆盖率接近80%,与之相伴而生的,是超过300多年的养蜂历史。蜂蜜砬子、蜂蜜沟等地名就是宽甸悠久绵长养蜂历史的最好佐证。
在步达远镇新安村,初见60岁的华玉英,小小的蜜蜂在他的眼旁、眉梢、耳边穿梭飞行,他不紧不慢地打开蜂箱,把一块蜂板慢慢抽起,仔细察看蜂蜜产量。华玉英憨厚地笑着说:“养蜂就像养宠物一样,只要心细就行。”
华玉英的几十个蜂箱大多摆在自家后院山坳处,其中一只直径35厘米左右的木质圆桶引起记者注意。“这是废弃的蜂桶,没舍得扔。”华玉英说,20多年前他开始养蜂时,新安村蜂农大多用这种蜂桶。他们截断粗壮树干,用工具掏空,再用铁丝箍紧,一只蜂桶就做成了。
不过,传统蜂桶很难观察蜂群内部情况,破巢割蜜更会伤害蜂群,华玉英他们慢慢换成标准蜂箱,用活框养蜂,蜂蜜产量大幅提升。
“活框养蜂,是将巢脾固定在巢框上,可自由移动调换,这个技术是随着20世纪初意大利蜂的引进一起传入中国的。”张立元言简意赅,意大利蜂俗称“西蜂”,个头大、飞行能力强,在蜂群之战中总能赢过“中蜂”。特别是西蜂翅膀振动频率与中蜂相似,一旦被中蜂误认为是同类放进蜂箱,除了盗蜜之外,更会大开杀戒,中蜂蜂王一死,整个蜂箱里的上万只蜜蜂便四散飞逃。除了常规战,西蜂还会“发动”传染病菌的“生物战”,称之为中蜂天敌毫不夸张。
“一箱中蜂就是一窝,有一年春天,我这些蜂短短时间被祸害了七八窝。”华玉英虽记不清西蜂养殖户最早到来的时间,但2018年时他已有切身体会,外地西蜂养殖户纷至沓来,本地中蜂面临灭顶之灾。华玉英和村民去与放养西蜂的人交涉,可对方就是为宽甸丰富的蜜源而来,坚决不走,双方僵持不下。
华玉英甚至打过报警电话,民警一头雾水地给蜜蜂“劝架”,找来找去没有法律依据,山里的野花不属于某个人和某个群体,没有理由禁止别人来放蜂采蜜,大家都感到既无助又无奈。
张立元很早就意识到问题所在:“西蜂能直接杀死中蜂,破坏力大,全县每年遭受几百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本地、外地蜂农争夺蜜源,矛盾有激化趋势。关键是缺少处罚依据,养蜂主管部门在行政执法中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张立元认为,建立保护区,禁止外来蜂种进入,是保护中蜂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调研、汇报、磋商,宽甸决定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强对中华蜂的保护。张立元全程参与了“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百易其稿,“这是全国第一例,意义重大,保护中华蜂不仅是为了蜂蜜产业,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宽甸满族自治县共有22个乡镇,其中,青山沟、牛毛坞、大川头、步达远、硼海、下露河、振江等14个乡镇被纳入中华蜜蜂品种资源保护区范围。2019年5月10日,《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白山型中华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6月槐花盛开,选定5月颁布,希望条例在当年就派上用场,把依靠大宗蜜源的西蜂挡在外面。”张立元说,条例出台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全县增加五六百户中蜂养殖户。
“中蜂酿的可是百花蜜,香气重,营养高。”华玉英掰着手指细数,春天有柳花、金银忍冬花、“色树”花,夏天槐树、板栗、椴树开花,上秋了,有杏条、葛根,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草花,从开春到下霜,一年四季都有蜜可采。张立元望着四周植被茂密的群山:“你看,这不就是天然的巨大蜜库吗?养蜂是咱宽甸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一定要让它发展得越来越好。”
小小中华蜂惊动了最高检
条例出台只是第一步,保护中华蜂之路还很艰难。宽甸满族自治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李海宾的“追蜂”生活从2019年5月开始。最初,以法律工作者的角度,结合条例查阅大量资料后,李海宾感到很振奋:“中华蜂品种独有而濒危,条例的颁布必要、及时。”但随后在保护区内的走访,却让他忧心忡忡。
“我们只是巡查了保护区内泡浑线、S308线公路两侧,就发现20多户西蜂饲养者,蜂箱数量初步统计达近千箱。”发现线索后,李海宾带领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干警,对宽甸全县长白山型中华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
西蜂养殖户进入保护区的现象严重,对宽甸地区设立中华蜜蜂保护区一事不知情;保护区内未见相关保护标示牌,大部分本地中蜂养殖户不知道保护区已经设立,对条例的颁布实施更不了解……李海宾在调查报告中形成结论:“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原因有三,相关职能部门宣传不到位、巡查不到位、监管更不到位。
“一刻都不能再等了!”对于是否立案,李海宾态度坚决,“没有贯彻落实,就使条例失去了意义,越往后拖,侵害越大,再磨蹭半年,中华蜂都快灭绝了,到那时候再谈保护还有什么意义?”
2019年6月,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最快速度向县农业农村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督促其加强宣传工作,对在保护区内饲养意大利蜂的情况及时作出处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中华蜂品种资源。监督中磋商,整改中配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10个标示牌醒目地立在重要地段,对保护中华蜂重大意义的宣传在各个渠道展开,几千份生动形象的宣传单送到群众手里,几十户西蜂养殖户被劝离……土生土长的中华蜂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采访过程中,风风火火的李海宾带记者走访了多个蜂场。每到重要路口,李海宾都要下车查看保护区标示牌,上面印有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告:保护区内禁止外来蜜蜂饲养者进入放蜂,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影响和干扰保护区内蜂业生产秩序;任何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将依照条例给予相应处罚。
同行的宽甸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魏大鹏告诉记者,随着后续条例实施办法的制定、中华蜂品种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现在保护措施更加细化、网格化监管制度更加完善。目前,保护区内中华蜂种群数量由2018年的2.5万群发展到约3.3万群,计划2025年增加到6万群,中华蜂规模养殖场扩大至120个,可以说,中华蜂保护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车行至硼海镇下甸村,71岁的张歧君在山上山下各有一个蜂场,蜜蜂从蜂箱里进进出出,在附近盘旋,将静谧的山野“闹”得充满生机。“这几年放西蜂的人不来了。” 张歧君笑着说,真遇到西蜂养殖户,他就拿着宣传单告诉对方,这里是中华蜂的保护地。
小小的中华蜂,甚至惊动了最高检。2021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评选中,这件“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中华蜜蜂品种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脱颖而出。专家给出的理由是:保护中华蜜蜂关系到我国特有遗传资源的安全,也关系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本案是一起司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示范案件。
这让李海宾对保护中华蜂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几年来的保护工作“回头看”,让他成了半个蜜蜂行家。“西蜂喜欢大型蜜源,对山区灌木等零星蜜源不‘感冒’,养蜂人追着花期跑。中蜂恰恰相反,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繁衍生长。”
“中蜂性格也斯文,喜欢细嚼慢咽。”在李海宾看来,长白山型中华蜂就像勤劳肯干的东北人,早出、晚归,宽甸的很多树种,尤其是早春、晚秋开花的植物,都要靠它来授粉,不耐寒的西蜂可没这本事。
李海宾说:“中华蜂是大山的‘红娘’,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一起把生活酿得更甜
2020年,宽甸养蜂业经历了一场“三十年未遇”的丰收年景,农民养蜂积极性大大提高,养殖户更多,中蜂储量增长,产业发展势头一派“蜂”生水起。
“都说养蜂是靠天吃饭,也是事实。”张歧君养了40年中华蜂,对此深有感触。“蜂蜜能打多少,要看‘大年’还是‘小年’。椴树大面积开花,蜜源多,就是‘大年’;前两年不太好,都是‘小年’,今年算‘平年’吧。”不管产量多少,张歧君高兴的是“自家的蜂蜜不愁卖”,每年都有回头客,如果赶上“大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在张立元看来,养蜂投资少、见效快,不与粮果争农田,不与畜禽争饲料,是利用资源而不消耗资源的绿色产业。现在的命题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生产动力,让宽甸中华蜂闯出新天地。
今年5月,一场蜂业发展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专家论证会在宽甸举行。中国养蜂协会、各大院校专家及省市农业专家探讨的话题,就是宽甸在成为全国立法保护中华蜂第一县之后,如何继续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魏大鹏告诉记者,“宽甸野山蜂”去年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又一个宽甸农特产品“金字招牌”,现在宽甸正在积极谋划建设国家中蜂联合保种场和蜂产品加工与产业基地,推动养蜂业向蜂产品精深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产业转变,把中华蜂产业链拉得更长,让更多蜂农的口袋鼓起来。
“我们现在拥有8个系列40多个品类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良鑫蜂业行政经理王书向记者一一展示蜂蜜酒等深加工产品,这家宽甸规模较大的蜂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辐射带动6000多户。
放眼全省,养蜂这一“甜蜜事业”蓬勃发展。新宾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先后于2021年和2022年出台了中华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条例,中华蜂的保护区在辽东串成了串、连成了片。数据显示,全省现有蜜蜂约35万群,中蜂约6万群,按照今年制定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中蜂等4个品种的遗传资源要得到安全、有效的保护。
保护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为我所用”。“蜂产品赚钱,蜂群增殖同样获得收益,现在蜜蜂授粉产业发展迅速。”王书说,每年入冬前,大批东港和宽甸当地的草莓、蓝莓种植户来求购蜜蜂,整整一箱中华蜂放在大棚里,经过它们一冬的忙碌后,不但坐果率高,果实更是个大饱满,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靠朋友圈、微信群和熟人购买,宽甸养蜂户正在跳出传统的营销模式。张歧君的女儿张坤便是其中之一,她帮助父亲从蜂农变身“主播”,解决线下产品销售单一的问题。“我打算明年多养些箱蜂,女儿把短视频、直播做得更好,让我们宽甸的好蜂蜜被更多人知道。”张歧君对未来的“甜蜜事业”充满了希望。
华玉英则改变了主意,他决定今年不收蜜了,全留给蜜蜂吃,为明年多分窝扩大规模打好营养基础。“除了养蜂,我还放蚕、种植红松,农民的收入来源多了,但都像这蜜蜂一样,想要过上好日子,总归要勤劳、努力!”
9月底的宽甸,晚风带来阵阵凉意,再过些天,就该帮蜜蜂过冬了。华玉英盘算着,今年要给蜂箱多围几层毡布,让蜂群过上一个暖和的冬天,等到明年春分节气,羊胡髭草开花的时候,他的蜜蜂就将重新回到山间飞舞。华玉英的期盼也是所有蜂农的期盼,明年是个真正的“大年”,多打蜜,多卖钱,把生活酿得更甜。
链接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约行动计划的少数国家之一。
原文链接:https://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info/481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