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 正文

泸水市古炭河村探索“1162”模式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泸水市鲁掌镇古炭河村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背靠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3个村民小组107户348人,有汉、傈僳、 白等民族,平均海拔1453米,年平均气温16.7℃,森林覆盖率达92%。古炭河村立足绚丽壮观的自然风光、独具乡愁的人文景观、底韵深厚的民族文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探索建设“古炭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通过把一家一户散小弱的资源要素组织起来,攥指成拳、形成规模、对接市场、打造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山林变花园、农家变民宿、村寨变景区”的农旅融合、农民增收新路子。截至目前,田园综合体等示范村项目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营收110万余元,村民人均总收入超过2.2万元。

  借力引智、多方联动,探索“新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参与建设。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高校智库+企业参与+村民主体”的乡村建设新模式,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采取“以工代赈”形式吸纳本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政主要领导统筹推动、市级班子成员包点推进、工作专班驻点服务、基层干部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实行协调联动、挂图作战、下沉作战、服务保障、监督问效、考核激励6项制度20条措施,主要领导每月带头下沉督导、调度建设情况,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帮扶项目支持。以“山、水、田、村”景观定位,以原有的建筑为基础植入现代化元素,配套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乡间步道、咖啡店、乡村酒店等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就地就近选用建材、物件,用本地木料、花卉、石头低成本打造“云亭花筑”等花园景观。高校智力支撑。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才、科研和学科优势,建立“李小云教授专家工作站”,在特色乡村文旅产业规划、复合农业产业培育、田园综合体打造以及利益联结机制、内生动力培育等方面开展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工作,为古炭河村提供先进理念,全程给予规划、设计、技术、运营等指导。群众参与建设。组织动员群众全方位参与项目建设,除了嵌入式乡村酒店的主体工程,其他项目均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带动本地群众务工1000余人次。

  统一管理、培育能人,搭建“新平台”把动能激发出来自主运营。按照“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群众受益”的原则成立合作社,交由村党支部领办,实现自主运营管理。成立乡村合作社。以古炭河3个村小组为主体,成立“古炭河乡村文旅专业合作社”,10户党员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带动78户农户加入,覆盖总农户的73%。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党员担任理事长,增设妇女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区域发展和乡村建设工作。孵化本土CEO。聘请返乡创业的李余昌担任古炭河乡村文旅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聘请村内有想法、有拼劲、有干劲的4名社员共同组建运营团队,组织他们参加“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学习培训,持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培育文旅新农人。发挥合作社桥梁纽带作用,组织群众参与房屋翻新、景观打造、乡间步道等项目建设,采取“师带徒”方式,培养了一批建筑工、泥瓦匠、园艺人、土木工等。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人,开展咖啡、茶艺、厨艺、民宿服务、民族歌舞等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咖啡师、茶艺师等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新农人”。

  挖掘资源、深度融合,构建“新业态”把农户带动起来共同经营。盘活运营古炭河村闲置资产和自然资源,把分散的农户带动起来,发展一产、三产深度融合的农旅复合业态,打造小而全、特而精、优而美的农旅融合一站式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整合优化原有资源资产,依托本地民居建设“邓宅”“李宅”“罗宅”3个外观统一、配套现代化设施的地中海风格嵌入式乡村酒店,开发客家美食、生态菜 品、“马帮铜锅怒江草果宴”等民族特色餐饮,创新打造“猪舍咖啡屋”、“牛舍茶室”等网红打卡点。打造小型田园综合 体。立足古炭河山林、沟渠、河谷、水田等资源,修缮恢复建于1982年的水磨坊、水碾坊,打造农耕文化景观、灌溉水渠景观、荷塘景观、稻田养鱼、四季果园等占地55亩的小型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提供户外烧烤、农事体验、下田捉鱼、果蔬采摘、营地露营等沉浸式、互动式旅游体验。推广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妇女工坊,组织古炭河村妇女结合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对当地特色编织、缝纫、刺绣等民族工艺品进行制作展销。挖掘汉族客家文化和傈僳族民族文化特色,组建农民非遗文化队,日常展演傈僳族“摆时”以及客家小调、迎宾曲等节目,在重要节庆开展“上刀山、下火海”民俗演出和射弩竞赛等活动,以“非遗+”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活力。

  合理分配、覆盖农户,建立“新机制”把效益发挥出来各方获益。通过多次分配模式,建立村集体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农户增收、利益留村、资产增值。抓实初次分配。明确示范村项目的各项收入分配比例,构建市场风险共担、发展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集体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其中,嵌入式乡村酒店营业收入按照合作社80%、农户20%的比例分配;田园综合体营业收入按照合作社10%、参与农户90%的比例分配;餐饮服务业由合作社提供经营场地,收取营业收入的6%,其余归农户所有;咖啡屋、茶室、田园烧烤等营业收入支付农户土地租金后归合作社所有。做好二次分配。把合作社收入资金分为合作社公益金、村集体收益、农户收益、可持续发展基金,按照1:1:6:2的比例进行再分配,即10%合作社公益金用于慰问村内重病、重残、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10%上交村委会,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0%作为社员分红,平均分配给78户入社农户;20%作为合作社持续发展基金,滚动用于新业态开发、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拓展三次分配。合作社牵头开办乡村集市,免费为农户提供摊位,带动农户出售自种的瓜果蔬菜、自制的农家小吃,以及草果、核桃、蜂蜜等土特产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小型田园综合体通过提供果园采摘、稻田养鱼、农事体验等活动,带动农户拓展增收渠道,灵活多样助农增收致富。

  (泸水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稿)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3/12/26/4361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