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花椒成就致富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市鲁甸县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对当地花椒产业给予高度评价:“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备受鼓舞的鲁甸县各级干部群众,奋力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积极行动,全面推广花椒种植。如今,光明村以1.3万亩的花椒种植面积,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椒村”。
村民采摘花椒
调整产业结构
1999年之前,光明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烟草,后来随着国家对烟草生产实施“双控”政策,光明村的烟草种植受到影响,村民们不得不另谋出路。
“十年九旱,无灾不成年。”龙头山镇副镇长谭德军说,这是光明村的真实写照,“太干旱了,有村民曾尝试过种植水果,可种出来的水果品质不好。”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谭德军任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时,他发现村里虽然干旱,但是村民零星种植的花椒品质却非常好。
于是,村里决定发展花椒产业,动员有条件的村民种植。然而,村民们却提出一连串问题:“花椒树要三年才挂果,这三年吃啥?种出来卖不掉怎么办?怎么卖?卖到哪儿?”
对于村民的担忧,谭德军并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村中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村民种植花椒。”谭德军说。同时,通过向县里打报告,争取到900亩的退耕还林用地指标。“每亩地政府补助260斤粮食,这样一来,口粮解决了。花椒三年挂果成熟后,一袋20斤的花椒能卖1200多元。但如果种植玉米和马铃薯,即便拉一车,也不值1000元。”谭德军说。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花椒。
实行精细管理
“光明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紫外线强,种出来的花椒颗粒大、麻味浓,香麻持久,品质上乘。”说起花椒种植,谭德军如数家珍。为从源头上保障花椒的产量和品质,镇政府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派技术员蹲点光明村,对种植、管理、采收和烘干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光明村循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对花椒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多次邀请省、市农科院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在专家的帮助下,村民们从修枝整形、除草施肥等方面入手,对花椒树实行精细化管理。
“比如,花椒树下垂枝头上结的果一定是弱果、次果,因此要把它剪掉。”谭德军说,“花椒树开花时,一定要把水分控制在花朵上,这样结出的花椒颗粒饱满、开口好。”
谭德军表示,通过种管收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光明村的青花椒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以前一亩地的花椒产值只有四五千元,现在亩产值突破1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60岁的王啟荣是村里的花椒种植能手,早些年,他家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烤烟,附带种些花椒。后来,他发现种烤烟的收入没有花椒好,于是一门心思种起花椒。如今,王啟荣家共种植10亩花椒,去年因干旱,花椒销售收入近5万元。据王啟荣估算,今年花椒产量比去年高,加之价格相对稳定,收入预计比去年高出不少。
在光明村,像王啟荣一样通过种植花椒实现增收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去年,我家花椒收入有3万元,加上销售花椒鸡、仙人掌果等,收入还算可观。”村民王云坤在精心管护300多棵花椒树的同时,又在花椒林下养了4000多只鸡,并在林间套种仙人掌,实现一块土地有多种收入。
据光明村委会主任刘阳华介绍,在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进程中,光明村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并建成林下养鸡示范基地6个,林间套种仙人掌1万余亩。每年的花椒销售季节,光明村客商云集。通过客商线下销售和电商平台、微商渠道等线上助力,光明村的花椒产品走向全国,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村的花椒种植面积从3700亩发展到1.3万亩。目前,全村家家户户种花椒,其中,花椒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刘阳华说。
本刊记者 杨旭东/文图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3/10/25/4302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上村乡 打造“中国鲟鱼谷”
- 下一篇: 大三家村:挪出穷窝建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