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员上门“找茬” 墨江县为乡村产业发展安上新“探头”
发布时间:2024-01-30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时下,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大寨村种植的小香菌长势喜人,已进入采摘期。种植基地里,农户们穿梭在菌垄间,有的忙着采摘装筐,有的忙着记录收购情况,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村里有了产业发展阳光监督员,从小香菌种植到采收都有人来看、来管。你们看这小香菌长得多好,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
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刚刚采收完小香菌的村民罗勇高兴地拉着大家说个不停。如今村里产业发展有了阳光监督员随时上门帮忙“找茬”,大家对于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奔头更足了。
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墨江县牢牢牵住村集体经济这一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立足实际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式多样的村级经济联合社随之应运而生。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容易滋生腐败、激化农村干群矛盾的重点领域。”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县纪委监委联动县农科局、县财政局等行业部门,对全县各乡镇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部分乡镇村级经济联合社存在经营收入入账不及时,实际经营收入和账户资金不一致,具体运行中关键环节监管不到位和没有规范的监管办法等问题。
怎样保障村级经济联合社安全高效运行情况,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墨江县纪委监委充分调动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力量,推动建立凝聚县乡村三级监督合力的“1+N”工作机制,即:由县纪委监委统筹抓总,明确“1”系列规范流程上的具体举措,督促指导乡镇纪委有效履职;各乡镇纪委结合实际探索“N”种履职方式,并加强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把监督“微探头”直抵基层治理“第一线”。
产业发展阳光监督员就是通关镇纪委的一个思考和实践。在规范各村村级经济联合社运行中,通关镇纪委发挥村级监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村民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探索组建产业发展阳光监督员,以“嵌入式”贴身监督,对村级经济联合社运行、资金分配使用、产业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现在村民发展的热情很高,老百姓非常信任我们的干部,大家有信心把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通关镇纪委书记介绍,通过阳光监督员全程参与日常监督,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村级经济联合社各环节管理有效、公开透明,着实给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吃了颗定心丸。
2023年,大寨村经济联合社采取“党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行“统一采购菌棒、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管理模式,投入43.46万元,新建小香菌基地400平方米,预计每年可采收小香菌2万公斤,产值60万元,实现集体和农民增收有准头、富起来的乡村发展有劲头。
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集体的家底子“厚”起来了,监督更不能缺位。墨江县纪委监委将把村级监督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产业发展阳光监督员等力量,让群众的事群众一起议、群众的事群众一起监督,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罗媛华 金松)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4/yunlingyaowen_0128/1262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