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故事 | 廉洁从政话何瑭
发布时间:2024-08-28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何瑭(1474—1543),字粹夫,号柏斋,又号虚舟,世称柏斋先生,河南怀庆府武陟县(今焦作武陟)人,官至南京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纠劾事务,兼管审理重大案件和考核官吏)、礼部右侍郎(管理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具体事务)等职。
刚直清正
何瑭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受到封建正统教育,他始终遵循儒家学说,倡导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立身准则,为人处世笃学躬行。在朝曾任翰林院修撰,工、户、礼三部右侍郎,南京都察左都御史等要职。虽身居高位,但刚直清正,勤于政务,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时年宦官刘瑾窃权,专横跋扈,何瑭一身正气不为所动,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勇气和胆识。他将治国平天下视为自己的人生抱负,但因朝中奸佞作祟,他的忠心得不到执政者的理解和重视,反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返乡。何瑭为官一生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宁做忠臣脱靴走,不与奸佞同污流”的耿直精神为后人称道。
正德六年(1511),何瑭进谏:要求禁贪墨以吏治、严纪律以振军威、治财富以固邦本。朝廷不纳,复又有本兵语五篇,投内阁亦未采。于是,何瑭便以明君者,应勤政爱民、慎理朝事的道理;以帝舜纳大禹治邦之道,赢得天下太平的故事,于经筵直谏皇上。正德帝听了拒谏是非,数日后,以忤旨之罪将何瑭调出京,改谪直隶大名府开州同知。
《明史》载:正德年间,刘瑾窃取朝政后,有天赠翰林每人一把川扇,有人便去拜见刘瑾。当时何瑭为修撰,对刘瑾只行长揖礼,瑾怒,不赠扇给何瑭。受赠者又去拜谢,何瑭严肃地说:“何必那样低三下四。”刘瑾大怒,追问谁讲此话。何瑭毫不畏缩地回答:“修撰何瑭。”他知道必为瑾所不容,多次上疏请求隐退。直到瑾被诛后,才复官。
为民解忧
何瑭任职开州期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九均法,促进生产发展。特别是处决了清丰县令之子、绰号“净街虎”的高攀。他身先士卒,分程修堤治河,使开州社会安定、五谷丰登,百姓拍手称快。
正德十年(1515),何瑭升任东昌府同知。东昌府是个统辖18个州县的大府,路当南北要冲,庵室豢养的狗腿横行霸道,贪官污吏和恶霸仗势鱼肉百姓。何瑭上任后,明察暗访,为民解忧。翻阅案件,发现强抢民女、凶杀无辜的汤兴尚逍遥法外,遂命捕快将其逮捕入狱。经过讯问,汤兴供认不讳,遂将罪犯处决,为地方除了一害。但却惹恼了汤兴之父、定州知州汤元中,他处处设障,暗箭中伤,陷害何瑭。再加上正德皇帝整日贪恋酒色,不理朝政,以及权奸当道,国事日非,何瑭不愿为昏君效力,也不愿同贪官同流合污,于是于正德十二年(1517)辞官返乡。
兴利剔弊
嘉靖元年(1522),退归林下达4年之久的何瑭被世宗重新起用,任命为山西提学副使,因家父病逝,在家丁忧,未曾赴任。
嘉靖二年(1523),何瑭改任浙江提学副使,掌省、府、州、县教育行政。是年,正是乡试之年,一贯办事认真、憎恶弊端的何瑭,不光看名次,就连卷纸都要份份过目。一旦发现有人作弊,便召集同考官进行追查,查清后给予严厉惩处,考生们无不交口称赞。
《明史·何瑭传》载“里居十余年,教子姓以孝弟忠信,一介必严”,是对何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理念的展示。
两袖清风
何瑭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子女也严格要求,不让他们为了金钱而忘了国家大法、人伦纲常,要他们勤俭持家。他对子女谆谆教诲:“我儿胜过我,要钱何用?我儿不胜我,要钱何用?”
何瑭病重期间,朝中同僚好友和一些地方官吏纷纷前来探病。一日,大家在议论他的后事时,钦差大臣来宣读皇上的圣旨,要为何瑭拨白银万两造坟,划地十亩建冢立庙,终年香火不断。大家听了圣旨后皆赞皇上英明。但何瑭并不愿如此厚葬,于是他心生一计,谎称自己梦到死后风光下葬,但却遭遇盗墓贼,偷走金银财宝,将他抛尸荒野被狼狗撕咬,甚是可怕。自觉一生未对国对民作出什么贡献,所以请求皇上薄葬自己即可。皇上听后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何瑭的丧事从俭,至今,何瑭墓只是在沁阳的一个土丘而已。(河纪轩)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4/lianshijingjian_0423/1282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廉吏故事 | 李馥:廉洁奉公 勤政爱民
- 下一篇: 廉吏故事 | 裴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