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送智下乡 村美业兴

发布时间:2024-09-10    来源: 四川组工网    作者:佚名

  盛夏的成都平原生意盎然,川西坝子“红香糯2号”试种基地一片紫色稻田宛如大美画卷。成都市综合服务二团团长、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正奔波在下乡巡回指导的路上,他的团队为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引进的“红香糯”稻米和“黑甜玉”玉米新品种已经成为爆款大单品。

  今年1月,成都市聚焦促进城乡人才融合互动,面向全市17个涉农区(市)县组建专家服务团,构建“5+8+N”巡回服务体系,先后选派1271名专家人才入乡进村提供专业服务,既“把脉问诊”提供面上指导,又“对症开方”解决具体问题,手把手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

  大半年来,各类专家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动背后团队积极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合作开展一批实实在在的帮扶项目,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引导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芳华。

  三级联动“成团”

  注重巡回服务全覆盖

  巡回服务面向2288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全覆盖,是成都市开展“组团式”帮扶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成都市委人才办、市委农办坚持“综合服务团+专项服务团+本地服务团”三级联动模式,全市面上组建5个综合服务团,负责为联系片区“量体裁衣”制定服务方案;按照农业科技、乡村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文旅体、乡村治理、“银龄”、“巾帼”8个类别,分领域组建52个专项服务团,在综合服务团指导下跟进提供针对性服务;由17个涉农区(市)县结合实际组建120个本地服务团,配合综合服务团、专项服务团开展工作,以“5+8+N”服务体系确保组团服务有序开展、各有侧重、全面覆盖。

  专业性,是专家人才的核心特质。参加巡回服务的专家人才中,不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张德权、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杨进、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仕贵、四川成都中农大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景明等“三农”领域的首席专家,如今他们作为各综合服务团团长,正带领着团队成员活跃在广袤的乡村田野,撒播科技兴农的“种子”,用倾情倾力的帮扶指导,助力各服务地加快绘就“天府粮仓”的壮美画卷。

  聚焦需求“开方”

  突出组团帮扶实效性

  乡村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哪个村有需要,专家人才就到哪个村里去。建立帮扶供需精准对接响应机制,是“组团式”“巡回式”服务的特色所在。

  成都市委人才办、市委农办依托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乡村振兴需求库”,对收集到的1111条需求事项入库动态管理,按照“清单制+首席专家制”模式,确保每一项需求都有专家认领牵头,并发动专家背后团队积极参与。

  “今年大春种植期间,综合服务二团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平连夜从海南赶回成都邛崃市,参加当地第二天的水稻种植现场技术指导。”提到专家为村里种植绿色生态有机水稻提供精细化技术支持,邛崃市南宝山镇川王村党委书记姚明华难掩激动心情。

  帮扶成效怎么样,要靠实打实的项目来说话。今年以来,综合服务一团深度参与简阳市智慧植物工厂建设;综合服务四团联合都江堰市粮经种植服务团共建3个水稻育种实验示范基地;医疗卫生专项服务团专家帮助彭州市通济镇卫生院开展手术3例;“巾帼”专项服务团专家深度参与首批24家市级“巧手工坊”项目,帮助2267名农村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乡村文旅体专项服务团累计组织开展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活动达2700余场次。

  着眼长远“立制”

  确保帮扶工作可持续

  鼓励专家人才送智下乡,只讲奉献、仅靠热情难以长久坚持下去,必须以制度机制保障组团服务持续推进。专家为乡村服务,组织为专家人才服务。

  成都市规划建设了“1(综合服务中心)+N(服务站)”乡村振兴人才服务阵地体系,为参与巡回服务的专家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如今,在温江区、大邑县幸福公社、蒲江县铁牛村、天府现代种业园等地,一个个有组团服务专家定点“坐诊”、靠前服务的乡村振兴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站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并陆续投入运营。

  此外,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成都市按照每支综合服务团40万元、专项服务团30万元标准,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760万元经费保障专家人才入乡进村开展工作;对参加组团服务的优秀成员团队,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推荐评选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等。尤为特别的是注重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在帮扶过程中推进项目公平合作,采用兼职、项目委托、产业合作等方式,找准专家团与服务地的合作点,以“双赢”格局持续推动组团帮扶走深走实。

  着眼加快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本土人才队伍,成都推行专家人才“师带徒”制度,计划到2027年组织1800名左右的专家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教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入乡兴乡。专家人才纷纷表态,“我们的‘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乡村院坝,将毫无保留地把实用技术传授给本土人才。”“要把本土人才‘留下来’,外来人才‘引进来’,使之成长为乡村发展的引路人、产业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gcdr.gov.cn/content.html?id=6409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