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明:“点石成金”舞动“有色”人生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创新提出学术思想、将硫铁矿烧渣变废为宝、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深耕有色金属研究领域36年来,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文书明在硫铁矿和混合铜矿等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方面贡献突出,获奖无数。如今已62岁的他,仍以云南省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负责人和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身份,坚持不懈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作用。今年5月,文书明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文书明在作研究
大胆探索推进学术创新
1987年,文书明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工作,开启矿物加工科研之路。硫铁矿是重要的化工矿产,用于制取硫酸,其中的铁组分变为固体废弃物硫酸烧渣污染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2000年前后,随着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利用好硫铁矿烧渣,成为亟待破解的技术难题。
基于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积淀,2003年文书明创新性提出了“深度选硫不选渣”的学术思想:即在硫铁矿选矿过程中,将硫精矿品位大幅提高,使硫铁矿烧渣中的脉石矿物在硫铁矿选矿阶段就排除,烧渣不需要选矿而直接作为铁精矿。这一全新技术思路的提出,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技术路线。该技术思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认为属于学术思路上的创新,具有颠覆性。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此项创新,认为这是一项极具科学与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技术。如果开发成功,不仅可以增加铁矿资源量,还能减轻硫铁矿烧渣的环境污染,把我国硫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好,符合国家战略。
让硫铁矿烧渣变废为宝
然而,项目立项后依然困难重重。“当时大家都不太认可这项新技术,做工业试验时,在云南找不到一家硫酸厂愿意合作。”文书明回忆道。即便如此,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到贵州老家找同学帮忙,在同学开的硫酸厂成功完成了工业试验。经过近10年持续试验,文书明带领团队攻克重重难关,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相关技术在2013年成熟并推广应用。2016年,该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颁奖辞中这样评价该项技术:“科技的‘魔术棒’点化了近百亿效益,掘金了万亿潜值。”
这项新技术让硫铁矿的经济价值大幅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硫铁矿矿山都在使用该项技术,每年全国硫铁矿烧渣直接作为铁精矿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几十亿元,为我国增加5%的铁矿资源量,硫铁矿经济价值提高了80%以上。如今,该项技术已被写进专业教科书。
科研路上步履不停
除在硫铁矿资源高效利用上作出重大贡献外,文书明还攻克了复杂难处理混合铜矿资源高效回收等世界性技术难题。
在复杂难处理混合铜矿分选中,原生硫化铜浮选速度慢,与铅锌钼铁等硫化矿物分离困难,游离氧化铜和结合氧化铜更是难选,被公认为世界性技术难题。为此,文书明持续攻关,最终研发出以“流体包裹体活化—强化硫化—结合铜预富集”为核心的技术体系。目前,该项技术已在中国铜业等特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秘鲁、缅甸等国相关企业广泛应用。
科研路上步履不停。60岁时,文书明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高熵浮选理论”,该理论对指导复杂矿产资源高效分选有重要意义。当下,他又把目光转向了以氧化铅锌矿为主的复杂有色金属矿物高熵浮选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正在工业应用上寻求突破。”文书明说,一旦在工业应用上成功突破,将对兰坪县的氧化铅锌矿的开发利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文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丰奇成教授评价说。在文书明的帮带下,团队每年的科研成果位居学校前列,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4人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本刊记者 谭宗慧
本刊通讯员 丰奇成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9/18/4580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丁智富:“三板斧”服务好退役军人
- 下一篇: 王东:躬耕特教三十余载 用爱铺就学子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