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委组织部创新人才培养央地合作模式 打造青年人才马克思主义研修班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北京组工 作者:佚名
(1)选优配强,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政企校合作,开设研修班。一是四方合作共融共促。加强央地、政企合作,签订四方框架合作协议,投入社会资金300余万元,自2023年起逐年开展5期,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精心遴选参训学员。基于重点领域、突出贡献、人才储备三个标准,选拔中央驻区重点单位、税源重要贡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区内企事业单位的青年人才,覆盖教育、科创、文化、卫生等领域。三是配优配强师资力量。依托中国社科大雄厚的师资力量,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大学部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现场授课,提升课程品质。
(2)靶向施策,深化人才培养淬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将研修班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孵化器。一是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标准化培养体系,利用周末集中授课,根据政治理论测试摸底情况灵活调配课程内容和师资,向结业考评合格者颁发中国社科大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并享受校友权益。二是全链条凝才聚智。充分发挥中国社科大国家智库优势,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性学习项目,组织学员围绕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老城保护复兴等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深入社区开展调研,答辩通过后适时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增强青年人才的参与感和凝聚力。三是全方位涵养人才生态。搭建中央、市、区三级人才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打破部门、领域、行业之间界限,建设央地人才互动交流、培养发现、融合发展和服务体系,涵养识才、爱才、敬才的良好人才生态。
(3)补钙铸魂,强化人才政治引领。推动人才工作和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更多懂马信马、有根有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是创新实施模块化多元化教育教学,细分理论学习、前沿研讨、能力训练、专家“面对面”和实践调研5大模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人才。二是用光辉历史和生动事迹说服人感染人,组织青年人才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蔡元培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党课,让政治引领入眼入耳更入心。三是前往杭州及北京优秀典型文化机构、企业或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帮助青年人才把握社情民意,培养大局意识。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1984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