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沙龙镇五个“聚焦”打造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11-10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祥云县沙龙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奋力绘就村民致富、乡村和美的新图景。
聚焦产业兴旺,打造实力乡村。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种植草莓、哈密瓜、石榴、莲藕等特色水果280余亩,形成特色农业采摘业态。深入挖掘沙龙传统美食文化、民俗技艺文化,在水涨地挂牌成立“文艺家驿站”“沙龙小炉匠创新工作室”,打造“小炉匠”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丰富拓展“小炉匠”非遗文化内涵,建成集保护传承、设计开发、交流展演于一体的文化线条。以“文化体验游、民宿休闲游、乡村节庆游”等多业态,在水涨地举办“大理有风·祥云有云”“青海湖之恋”七夕节系列活动3次,活动期间引入200余户商家进驻水涨地“青海湖集市”,吸引30余万人次游客前来赏荷花、逛集市、看演出、观非遗,带动周边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秀美乡村。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广“小三格”“大三格”建设,聚合人力、资源建设水涨地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全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建设2座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治标治本、长治长清。党群联心开展绿美行动、清河行动,组织镇村党员、志愿者100余人次开展清理河面漂浮物、生活垃圾等,鼓励党员干部带头绿化美化庭院,在房前屋后建设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和小庭院,帮助农户树立“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意识。2024年全村植树200余株,栽种荷花35亩,绿化美化面积2000平方米。
聚焦乡风文明,打造文明乡村。打造水涨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公益睦邻点、家风家训文化巷,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文化,铺垫乡村振兴文化底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结合绿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组织开展植树清河、惠民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树立了文明新风,营造了党员示范、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展革除陋习移风易俗行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坚决遏制村民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村民勤俭节约意识。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引导群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探索推行村民红黑榜制度,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奖励与警示相结合,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聚焦治理有效,打造和谐乡村。全面实施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用制度规范村级组织、村干部权力运行,促进村干部作风转变,让小微权力、公共服务在阳光下运行,有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活基层自治创造力,深入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推广“党员积分制”“党员中心户”,聚合党员、志愿者、致富带头人、网格员,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微信沟通、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乡村自治效能。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支部、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节假日等联合开展反电信诈骗、普法、禁毒安全等宣传活动5次,开展理论宣讲、爱心义诊、便民服务、环境清洁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积极抓好矛盾纠纷调处、绿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
聚焦生活富裕,打造共富乡村。强化项目引领,积极争取沪滇、民宗、乡村振兴等多方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2亿元,在水涨地建设“非遗”水上集市等6个项目,“水上乐园”、星空营地等招商引资项目高效推进,水涨地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打造初见成效。坚持因村制宜,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出租、建设经济实体等方式做大集体产业,做强合作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立足区位优势,利用文旅活动搞活乡村集市,把商贸餐饮、乡村旅游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以美景引客、多业态留客,促进村民致富、乡村和美。
刘溦琳(祥云县沙龙镇党委)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1/6/462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