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属性
发布时间:2024-11-26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山东省青州市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图为近日,该市举办仙客来花卉新品种展示活动,吸引人们现场参观交流。据了解,仙客来是青州市市花,全市年产600多万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渠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大原则深刻指出,人民性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属性,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只有坚持为了人民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增强。只有依靠人民而改革,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人民群众才会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到改革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被激发,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活力。
人民立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准则
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将掀起新一轮的改革高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无疑要牢牢把握好人民立场的价值准则。
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在党的领导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实践,还是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都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坚定的人民立场为价值准则。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并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满足人的需要,而是要借助主体力量去实现,人民群众则是历史活动的能动主体。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历程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人民群众从来就不是旁观者,也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当事人,更是主动参与者,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每一次认识的深化与实践的突破,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每一个矛盾的解决与真理的获得,都离不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物质之源和精神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我们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为民谋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历史上许多社会运动都是由少数人发起或主导,其目的是维护或增进少数人的利益,无法真正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诉求,而无产阶级运动是一场由劳动人民自己发起的运动,其目的是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谋划和推进,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在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大程度上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升级的新需求,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新问题,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只有做到改革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向前推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有意义。
人民满意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标准
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让人民满意集中体现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收入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为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需关注精神文化工作。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知识的渴望,还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可以更好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让人民满意还体现为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只有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群众才会由衷地感到满意。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性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廖雅琴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33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监督故事 | 1800亩集体公益林补偿款追回来了
- 下一篇: 经典常谈 | “一面公开树立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