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时评 > 正文

【廉政时评】“谢师宴”不如“谢师言”

发布时间:2021-07-30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十年寒窗苦,不忘恩师情。随着一张张录取通知书从“象牙塔”飞到了家中,一场场“谢师宴”也如约而至。举办“谢师宴”的初衷是为了感谢师恩,但如今一些异变了的“谢师宴”“升学宴”也在悄然酝酿,特别是一些高价宴请貌似有了面子、实则伤了里子,看似讲了排场、其实坏了风气。

  随着移风易俗的不断推进,为“谢师宴”去火降温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倡导文明新风尚的规定动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和教育部门盯紧关键节点,敲响“廉洁钟”、打好“预防针”,用“承诺书”挡住了“邀请函”,“问责牌”越亮越明,“监督网”越织越密。

  然而,在高压震慑下,仍有极少数人不收手、不收敛,少数变了味的“谢师宴”,仍在风口浪尖上斗胆“开席”。从近年来各地通报的案例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大操大办,“打肿脸充胖子”造成不良影响;有的顶风违纪,“化整为零”分批请客变相操办;还有的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违规收受礼金搞人情交换、利益输送,手法可谓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变了味的“谢师宴”既偏离了“谢师”的本意,又篡改了“谢师”的味道,成为人情掩护下的“红包宴”,沦为滋生“四风”问题的温床。

  “吃请”不等于“谢师”,更不等于“尊师”,变了味的“谢师宴”吃不出感恩味。作为党员干部,要防止所谓的“朋友圈”以道贺之名行“温水煮青蛙”之实,更要以身作则,不把喜庆事变成借机敛财的借口;作为人民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正气拒浮华,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作为家长,要尊师重教,更要自觉摒弃互相攀比,用好的家风铺就人生底色。

  尊师重教“言”大于“宴”。学生的一次探望、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能让老师感受到浓浓情谊。将理想为岸、奋斗为帆,把老师的教诲与寄托当作大学苦学专研的动力,才是最好的“谢师宴”。越是对星辰大海充满向往,就越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谢师礼”返璞归真,才能回归真正的“初心”。(泾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 曹琪)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lzsp/p/9569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