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发布时间:2021-08-07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要摈除形式主义”的重要批示,明确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发展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和症结,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摈除“指尖上”之苦,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下,各地各部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便是针对“指尖上”负担的一次集中“开火”,让许多基层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破”的是让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治理机制改革,需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但是,现实中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形式主义工作作风,并不是让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反而异化成了指尖上的负担。其实,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做事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想到要拍照的,更不要说与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时候,还要来个摆拍上传到微信群里。错就错在把微信工作群当成了“过度留痕”的平台。指尖上减负首先要转变检查考评太多、凡事都要留痕记录的工作方式,导致基层干部无暇投身于公共服务的扭曲状况,进而减轻被动避责的压力,清除干扰其精力的障碍,让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没有后顾之忧。
“删”的是机械做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注点不在于绩效而在于程序和规矩。拍照录像、APP上挂学习时长,这些工作说到底并非绩效考核,而是是否“合乎规矩”的考核。随着科技深入基层,要证明“合乎规矩”越来越繁琐了,不是填表就是留痕,不是拍照就是录像。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欲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客观上依赖于国家的治理能力。“指尖上”减负行动目的之一便是改变机械的工作程序和做法,减少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以及科技工具施加在“合乎规矩”之上的工作成本,进而引导基层干部的关注点从机械程序转向治理绩效。
“做”的是真实政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以痕迹论政绩”的错误政绩观,关注点在于形式美观,而忽视了根本政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指尖上减负就是要把基层干部从华而不实的“虚功”中解救出来,务求实效、扎根基层,用实践检验政绩,把工作落实与否、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政绩的客观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指尖上减负行动就是要剥除浮在面上的“外包装”,唤醒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认知,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把党和国家制定的便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铸”的是长效机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仅增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削减了其干事创业的精力与热情,也影响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工作效能,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要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要建立健全“长久立”的机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当前,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办公厅正研究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建设和管理办法,建设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在统筹管理上,要做到坚持标准与量体裁衣相结合、科技应用与干部需求相统一。在审核备案上,进行规范化管理,严防无效、重复的应用等流入基层干部的手机电脑终端。在评价反馈上,以结果为导向,根本落脚点在于问题的解决与群众的评价,而不是在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图像或视频。在清理退出上,针对僵尸类、空壳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营造以自愿退出为主、强制退出为辅的氛围,并明确其退出时的责任并完善相关办法,进而形成严进宽出的退出环境。
长效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需要在巩固整治成效、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上下功夫。这场作风之变,就是要从“群里吼”到“实地走”,从“绑在屏幕上”到“忙在点子上”……摈除“指尖上”之苦,减基层之负,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卸下更多无谓的负担。(王中女)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lzsp/p/96136.html
- 上一篇: 评论|疫情防控要严防形式主义大敌
- 下一篇: 评论│把学党史代入感情世界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