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而后知之真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读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大林寺桃花》时,看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不禁诧异:“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又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在一年初夏四月,他到一座山上考察,居然亲眼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这才领悟到海拔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的到来要晚于山下。
“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四书训义》中的这句话是说:对事物仅仅知道,还不是真正了解,亲身去经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沈括错评桃花诗的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看事情如果囿于文本、限于言传、浮于表面,只凭主观臆断,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身体力行、深入调查、仔细求证,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获得客观性、真理性认知。正所谓“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要想对事物“知之真”,就要“尝之”“履之”、躬身力行。
实践出真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经常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调研中,他听闻有一种神奇的植物,“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查阅药书,记载为“曼陀罗”。为了验证真假,李时珍四处搜寻,采到后“尝试之”,发现这种植物确有麻醉和刺激大脑兴奋的作用。他把药量一点一点地增加,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药效,最终掌握了这种麻醉药的适宜剂量。其过程正如《荀子·儒效》里所言,“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不落实到行动上,不经受实践的检验,就不足以称之为真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南昌起义开始,党接连发动了百余次武装起义,大多遭到失败。经实践检验,“城市中心论”是行不通的。为了找到切合国情的革命路线,毛泽东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实现了知与行的贯通。通过“行”,“知”不再停留在书本上,也不再只装在脑袋里,“知”被“行”检验,并经过不断修正变成了“真知灼见”。正确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屋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重视实践,致知而力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更应发扬光大。广大党员干部当谨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道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扑下身子、眼睛向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在难事急事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深化对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在“力行”中得真知、悟真谛、长真才。(史全领)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52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