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清明万物生
发布时间:2022-04-09 来源: 宁夏纪委监察网 作者:佚名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中,清明一词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既是一个节气、节日的名称,也是对思想情怀、自然景物的描述,同时还是人们对安定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美好向往。
宋代词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描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当是清明节气的时候,杨柳清风迎面扑来,阳光明媚、草木生长、万物萌动、气清景明,而清朗之气不断催生景象变化,使一切都显得澄澈明净,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一切都显得充满希望。
“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这是古人总结的清明节气的三种物候特征。
“桐”指的是白桐树,“华”即喻指花之意。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寒食江畔》尾联中写道:“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桐花仿佛是一个个小喇叭,吹响了春天到来的盛大交响曲。
“鴽”即为鹌鹑,田鼠怎么会变为会飞的鹌鹑呢?这是古人特有的思维理解方式,古人认为属阴的田鼠不见了,而属阳的鹌鹑开始出现在枝头,这是一种阴阳转换的征兆,惟有春天这个魔法师才有此神奇力量、绝妙手笔。
“虹始见”更具美感,天地经过雷电雨水,终于不再阴霾无边,雨过天青如新镜,一条久违了的五彩斑斓彩虹映入人们眼睛,不仅明媚了整个天空,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想象。
杜牧的绝句《清明》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佳作,历千年而弥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仅勾起了人们祭祖寻根、孝亲敬老的绵绵情愫,也唤醒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乡土记忆、情感记忆、生命记忆,从而始终告诫我们要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让血脉相传与道德相传同鸣共振,让人情表达与文化表达相互交融,从而在每年此时草木吐故纳新之际,留住那家庭肃穆人伦亲近的自然欢快时刻,让人们在度过一个极具有仪式感的节日同时,心灵更加充盈、精神更加丰富、亲情更加饱满。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这一天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不辜负每一个和煦春天的到来,不仅能够有效舒解释放“冬藏”的沉郁,也极大激发集聚了走向“春生”的动力与活力。对此,宋人程颢曾进行了形象描写:“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是白居易笔下清明夜的景象。当是清明政治的时候,其所表达的含义也实现了从自然、风俗层面向社会政治层面的转移、延伸。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只要瓦罐里有米可以继续烧火做饭就很满足,闲来无事就看看儿童们放风筝、骑竹马嬉戏玩耍,就是幸福。只要官员清廉、差役不横行霸道,就是农村太平祥和的时候。陆游的这首《春日杂兴》,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出了对政治清明的美好向往。
“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对一个国家而言,政治清明是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发展进步的基础。努力建设乾坤朗朗、海晏河清的清明世界,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鲁浩)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204/t20220406_5292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