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三化”提升城市党建工作质量
发布时间:2022-06-22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亳州市谯城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全域化、网格化、智慧化,探索出一条全域并进、上下联动、智慧治理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全域化党建,凝聚城市“向心力”。加强共驻共建,凝聚工作合力。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活动。推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采取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实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发挥兼职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共建作用。全区40个城市社区与54家驻区单位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960余名在职党员到城市社区报到,吸纳41名驻地单位党员担任社区兼职委员。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一社一品”。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一社一品”党建服务品牌,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薛阁街道站前社区“五步工作法”、汤陵街道汤陵社区“望、闻、问、切”等群众服务工作法分别入选省级领航计划培育库和示范库。成立党群联盟,一体联动服务。推进“1+40+235”党群服务中心联盟,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员和群众共同的“红色家园”。区级党群服务中心计划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高质量建设4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3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区级党群服务中心纵向联通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上下联动、一体化发展的党群服务中心联盟,推行“一站式”和“最多跑一次”服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组织力”。划细划小网格,构建“最小单元”。做实网格党建,根据地域、居民、党组织和党员等情况,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推进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科学划片、依法分组、合理设邻,构建最小网格,提升最小单元战斗力,释放最大治理效能,有效拓展基层治理触角,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配齐配强力量,明晰工作职责。采用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任命等方式,选优配强“三长”人选,目前谯城主城区共选派片长380名、组长1552名、邻长8961名。明确工作职责,发挥“三长”自身优势,积极动员“三长”通过邻长政务微信、“三长”微信群等平台宣传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就业服务等工作政策,同时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电动三轮车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次,为民办实事1.43万件。落实激励措施,激发工作热情。认真落实“三长”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三长”工作积极性。“三长”均可享受免费游览亳州市区景点、乘坐公交车辆等优惠政策;定期开展最美“片长、组长、邻长”评选活动,激励创先争优。同时,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对“三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年度满意度测评,对表现突出的组长、邻长纳入社区后备干部管理,优先发展为党员;对不担当不作为和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三长”,及时进行调整。
智慧化治理,提升城市“服务力”。构建智慧平台,让权责更清晰。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现有的邻长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智慧党建、智慧交通、民政、天网等服务平台,逐步推进“一网共治”,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将人、事、房、地、物、组织等数据纳入其中,实现数据集成、实时监测、闭环处置、指挥协同、多元应用等功能。健全协同机制,促管理更科学。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机制,把基层治理各方面工作纳入“一网共治”,实现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按照“1+X+N”(1名网格长,X名相关执法人员,N名社区辅助力量)的标准,组建基础网格治理队伍,建立三级问题分类处置机制,形成居民线上“吹哨”、街道和部门线下“报到”的工作格局。聚焦服务民生,使治理更高效。把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作为“一网共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在今年5月试点推行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中,充分利用“一网共治”平台,整合各部门信息,用数据服务夯实老年助餐服务的基础。此外,积极探索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中药饮片追溯监管”应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民生服务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让群众体验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21650?ClassId=616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