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江西史鉴 | 用中国照明技术点亮世界
发布时间:2022-07-13 来源: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勤廉江西史鉴『27』
用中国照明技术点亮世界
——江风益的故事
江风益
90年代初,国内发光材料长期依靠进口,经常遭受盘剥和刁难,为此,江风益在读研时就立下“让材料发光”的理想。1993年,在他的提议下,南昌大学成立了材料科学研究所。在当时,筹建一个具备国际水准的材料研究实验室至少需要1000万元,而南昌大学咬紧牙关也只能挤出60万“贷”给他。面对资金紧缺,江风益四处寻求支持,自力更生,率领团队动手研究、设计、组装,最终用了不到400万元就把所有设备配齐。 起初,江风益团队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1996年得到江西省政府资金支持,并成功申请到国家“863计划”项目。但项目难度超出了他们预期,在300多次实验后,研究还未深入,经费就已花掉90%。困境面前,不少成员选择离开,与此同时,国外一些知名研究所和大学向江风益递来橄榄枝,并提出优越的研究条件和丰厚待遇。面对诱惑,江风益不为所动,依然选择坚守初心,为国争光。他一度辞去行政职务,夜以继日地钻研。经过1200多次实验,2000年,蓝光LED外延材料和蓝光二极管终于研制成功,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在跟踪国际前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但对江风益来说,仅仅做到“跟”还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带领团队闯出一条半导体照明的中国道路。 2003年是江风益科研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追踪蓝宝石衬底技术7年的江风益团队,把目光对准了硅衬底LED技术,决心寻找发光材料新的技术路线。江风益向学校提出借款2000万元,承诺5年归还。南昌大学果断从学校获得的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拨款中划出1945万元,用于扶持硅衬底LED研发。 之后,江风益和团队以实验楼为家,“楼里搞个小食堂,办公室里摆张床,一个星期不出房”成为常态。长期弯腰工作,江风益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步行不到50米就得蹲下。医生警告若不及时手术,很可能造成终身瘫痪。但面对正处在关键期的研究项目,江风益选择坚守在一线,没有进行手术。 在研究中,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热胀冷缩”问题。硅和上面发光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实施过程中,发光材料容易裂开。因为热胀冷缩是普遍规律,很多人就此放弃了。但江风益决心坚持。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通过技术创新,“在不违背热胀冷缩规律下让发光材料不裂”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从设计到实验,到中试,再到小规模量产……经过5000多次实验,突破数十项关键技术,江风益终于在第一代半导体硅材料基础上,成功研发出第三代GaN材料。这项原创性技术改写了世界LED历史,打破了日美等国垄断LED照明核心技术的局面,被称为半导体照明的第三条技术路线。 回想起研发过程,江风益说:“回过头看,坚定信念是最重要的。” 此后,江风益致力于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如今在南昌,以LED及通信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突破200家,集硅衬底、芯片、测试、封装、应用照明于一体的LED全产业链已经形成,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南昌市和江西省的支柱产业。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江风益及其团队说:“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这个新兴产业大有可为,我对你们寄予厚望。
原文链接:http://www.jxdi.gov.cn/gplz/202207/t20220707_1007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