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研理于经 征事于史

发布时间:2022-07-30    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我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出自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意即研究经典,可以证验天下的是非;征引史实,可以明白古今成败之因由。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官修丛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以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而闻名于世。按古代传统分类法,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之“经”,即儒家经典著作,集中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四库全书总目》指出:“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儒学被尊为“经”——经,本义为古时织布中所使用的纵向的、恒定不动的经线,引申为表示标准、恒常;能被归为“经”的内容,就是普遍认可的“公理”,是判定天下是非的准则,在人们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威性,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故言“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

  四库之“史”,便是史籍。经部的儒学,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是抽象的理论;而史部中的记述,便成为了印证儒学思想的史实。因而“经”与“史”的关系,是“理”与“事”的关系,理从事出,事以证理;“经”与“史”相互论证、互为佐证,阐述着兴衰成败的经验得失,总结着社会发展的恒常规律,此即“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在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基本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全部内容,而这之中,最为重要的是经和史,二者紧密联系,写“史”也是论“经”。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上很多大史学家,本身就是思想家、政治家,譬如《史记》里的“太史公”司马迁、《资治通鉴》里的“臣光”司马光。秉笔直书的历史记录,留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同样可贵的是传统史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经世致用的思想。从历史中获得的爱国主义、民本思想、忧患意识等治国理念与方略,为历代为政者提供了有益借鉴。

  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高度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东汉班固的《汉书》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即说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一思想,多次引用这个成语并赋予新意。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探讨中国向何处去、怎样引导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之路时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年5月,他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对这一古老成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作出新的科学解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在守正创新中开拓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

  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文化塑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发展,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可以品读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可以品读出“革故鼎新”“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等历史智慧;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的谆谆叮嘱中,可以看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不仅为推进新时代伟大复兴事业注入强大思想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高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走自己的路因而有了强大底气。(田心)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2-07/29/content_884306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