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建县衙、筑城池、造孔庙,他对嘉定的发展影响深远……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作者:佚名
高衍孙(约1174—1252),字元长,又字洪绪,浙江四明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嘉定十一年(1218)至嘉定十四年(1221),任嘉定县首任知县事,为官清廉,任上有建县衙、造孔庙、减赋税、开壕筑城等惠政,有开创之功,深受百姓爱戴。当地以名宦祀之,著有《鸣琴杂记》《病余清啸》《脉图》等。
初建县治受命危难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宋宁宗批准平江府的奏疏,决定划出昆山县东境的五个乡二十七个都,同意以年号“嘉定”命名为新县的名称,即希冀这里成为“清嘉之土,安定之地”。
高衍孙本来将升任昆山县知事,由于他熟悉嘉定风土人情,办事颇有才干,知府赵彦橚赏识他的才华,知道嘉定建县是一桩非常不容易的事,“念经始之难”,特地奏请朝廷,把他调任首任嘉定县知事。
高衍孙于嘉定十一年五月(1218年6月)到任视事,到任后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建县衙、筑城池、造孔庙。这三件大事对嘉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嘉定孔庙
县衙门在古代是一个县的政治中心,为了节省土地成本经费,高衍孙避开了人口稠密的练祁市西部,将嘉定县署选定在练祁市东部的原军马司酒坊处(在今城中福宁弄南侧),决定“作新邑于练祁之汇”。县署南北傍横沥,东西依练祁河,处于两河交界的中心位置。
建衙署需要大量经费。体恤民情的高衍孙特地申报平江府,要求对嘉定八年、九年(1215、1216)两年的畸零两税暂时搁置不收。畸零两税是指宋代地方政府催税时故意存留的畸零欠税,如一户纳绢一丈,只催交八、九尺,畸零欠税留待他日追索。除此之外,又申请把嘉定十年(1217)的税收1万4千缗(一缗又称“一贯”)铜钱留在地方,另有朝廷拨赐5千缗,平江府助给1万缗,合起来共约3万缗钱,以此充作营建县衙门的费用,从而减轻百姓负担。
建县的过程也是高衍孙实施仁政、感化民心的过程。作为嘉定的首任县令,他深知与民休息、刑简政清的重要性。
在他短短两年的任期内,他实施的政策始终贯穿“与民休息,刑简政清”的思想,对嘉定民风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创县记》中他这样写道:“民性一也,何昔顽而今淳?转移阖辟,盖自有道。苟为政者严刑峻法以绳之,民有竞心,愈激而不可革,若能抚摩其疾苦,启迪其趋向,则良心善性,孰不油然而生。”
力筑城池保卫家乡
城池包括城墙和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很强的防守功能,城池的建立对城内安全至关重要。
嘉定十二年(1219年),高衍孙即着手修城墙,因为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只修了一个土城。先挖掘护城河,把泥土堆起来夯结实,使之高出地面,再在土坯外面包以砖石,古代叫做“甃以甓”。土城的高、厚、周长都无记载,仅知比之后修的城墙略小,城头上没有雉堞(古代城墙上面修筑的矮而短的墙,守城者可以借以掩护自己)。
明嘉靖《嘉定县志》县城图
嘉定城中心在横沥河与练祁河的交叉点州桥,傍着横沥与练祁,形成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在四条大街延伸处,设立四座城门。这是嘉定最早的城墙,土城进可攻退可守,具备了城池的基础功能。在此雏形上逐步完善的嘉定古城墙在之后的抗倭、抗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修造孔庙发展文教
孔庙在古代是礼拜孔子和官办学校的结合体,作为一县的文化教育中心,庙学合一,庙是大成殿,用于祭孔;学是明伦堂,又称县学,是诸生读书的地方。两个地方合在一起,既能礼拜孔子,又能教化学生。
高衍孙在上任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孔庙,建成后较为简陋,共四十间平房,右面是孔子庙,左面为儒学,中间为化成堂,堂前左右四个书斋:“博文”“敦行”“主忠”“履信”。为保障县学有相应的固定办学经费,高衍孙还批置了学田323亩供四乡农人租种,以田租充作教学经费。
相隔十年后即绍定二年(1229),县知事沈璞在《嘉定县学之记》碑文中,称学宫“规摹显焕,士民翕然”,“殿堂门庑,高壮华好;庙貌祭器,斋舍庖湢,罔不具备”。沈璞的这些叙述,应该就是高衍孙当年所建孔庙的风采。
嘉定孔庙仰高牌坊
孔庙经过历代修建扩展,在清乾隆辉煌时期一度曾达到占地六十亩的规模,之后一直保持三十亩左右的规模。由于嘉定孔庙建筑宏伟,人才辈出,史称“吴中第一”,如今嘉定孔庙已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光如炬的高衍孙,一到嘉定就形成了教化兴县的战略思维,以非凡的远见提出了“教化人民,培育人才”的八字方针。他把人才看得非常重,人才出、地方兴,而办学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手段。从孔庙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共走出了七千余名秀才、五百余名举人、一百九十二名进士(其中三名状元)。
嘉定孔庙泮桥
云蒸霞蔚,星汉灿烂,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孔庙成了“教化嘉定”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在高衍孙倡导下,嘉定逐步形成遵守礼乐,开放包容,重视知识和人才的良好风气,成为嘉定精神的核心内涵。
落籍嘉定情系百姓
高衍孙在嘉定担任了三年的县知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撰写的《创县记》碑文详尽地叙述了建县的艰辛不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嘉定十五年(1222),高衍孙“任满入觐,以病乞休还”。高衍孙由于热爱嘉定,退休后他没有回到鄞县老家,而是落籍于嘉定,去世后也安葬于嘉定。
退休后的高衍孙仍情系百姓,在他病重时知道县里还有许多积案,就招呼主管审判的官员到他床前,梳理案情,释放了许多人。高衍孙的子孙后代也在嘉定城乡繁衍生息。
高衍孙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虽为县令却未取民众一针一线,纵为官员却心系百姓一丝一毫。他不仅拥有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同时还拥有着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
嘉定孔庙前孔子雕像
作为嘉定县的第一位县令,为嘉定历史上官员勤政、廉洁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高衍孙建县的功绩,受到嘉定人的高度评价。清初,嘉定文人许自俊曾作《创县高公忠孝世家传》,文中写道:
惟彼元长,肇基昆阳。
手剪荆棘,身奠岩疆。
疁城峨峨,练水汤汤。
万家烟火,泽及牛羊。
清风芜县,明月桐乡。
畏神从化,俎豆馨香。
子孙绳绳,居于是邦。
惟忠与孝,精爽房皇。
呜呼,作邑安民之功大矣哉!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45/u1ai8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