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破心中“贼”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红线”再醒目,“高压线”电压再高,制度设计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反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标本兼治,要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党性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实现“三不”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其中,“不想腐”不仅是治本,更是反腐败最高的境界和目标。而要实现“不想腐”,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教育,厚培“营养土”,以“文”化人,破心中“贼”。
南朝梁代大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其意是说文学的变化会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同样说来,反腐败,既是作风的重塑,也是观念的重建、文化的重构。腐败现象,从文化层面上分析,是一种文化营养不良综合症。文化生活的粗鄙和文化内涵的缺乏,必然导致人精神生活平庸空虚甚至扭曲。一些腐败现象,比如“朋友圈”变“腐败圈”、“雅好”变“雅贿”、包养情人、搞小圈子等,都能从文化上找到病根。再比如,“笑贫不笑贪”的羡腐心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裙带思想、“马无夜草不肥”的发财念头等,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土壤。
故若腐败的文化土壤不铲除,腐败现象就难以根治。只有建构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培育出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廉洁政治、清正风气才会成为社会常态;只有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尚廉的正能量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文”化人的作用才会凸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和政治智慧,潜藏着深厚的做人、为政之道。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当官不求财是天道”,《易经》里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思是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汉代董仲舒就说过,“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即拿了俸禄的官员不应该与民争利,不能再搞什么副业增加收入。
春秋时期,因“嗜鱼拒鱼”故事被传为美谈的公仪休,还有“拔葵去织”的故事。公仪休任鲁国国相时,他把家里种的菜都拔掉,说自己有了俸禄,还要自己种菜,这不是与菜农争利吗?他看到自己的妻子织布,就将妻子休了,原因就是妻子与织布为生人争利。董仲舒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马有上齿就没有角,牛长角则没有上齿;还有鸡、鸭,带翅膀的就长两条腿,猪、羊,有四条腿就不带翅膀。他以此寓意天道,只能有一份,不能双份都拿,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所以为官做宰、出将入相,就不应该再与民争利,更不能抱着家财万贯的发财念想。这与我们今天“从政就不能经商”、“当官就不要发财”的思想倡导高度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官吏的“义利观”,儒家强调重义轻利,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汉代的贾谊说:“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宋明理学认为,义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利,利就是为自己个人谋私利。重义轻利的背后,其实就是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是传统文化中为官之道的核心价值取向。《尚书》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李世民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代大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还提出了“吏为民役”的著名命题,认为官吏都是人民的仆役。这些都与今天的公仆思想、人民至上的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
在一般人印象中,屈原是喊出《天问》,抒发《离骚》的伟大诗人,但是穿越历史的重幕,我们恍然发现,无比爱国的大诗人原来还是律己极严提出“廉洁”概念的第一人。“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楚辞》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将“廉洁”一词解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屈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堪称廉政文化的“鼻祖”,而且还是用生命践行廉政的实践者,是廉洁从政的楷模。他“廉正高洁、闭心自慎”,“立志修名、名不虚作”,“修身励志、上下求索”……
至此,“清正廉洁”有了明确的定义,并深刻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成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引领和道德坐标。在先贤们的接续探索和人民群众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在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和人亡政息、山河破碎的经验教训里,“清正廉洁”的意义和作用愈加凸显和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共识。于国,“廉”是立国之要;于政,“清”乃为政之根。“清廉”是立国之要,为政之根。“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于人,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而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廉政”成了有根的文化,而先进文化又滋养和推动着廉政文化的向前发展和进步。为什么《包公案》能在历史中上演千年不衰,《海瑞罢官》在近五百年后仍能让人感动不已,《焦裕禄》总让百姓“把泪焦桐成雨”?因为,清官就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群众心灵的伤口;清官就像一块磨石,砥砺着照见人们形象的镜子;清官就像是一座丰碑,昭示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于谦之所以“清风两袖朝天去”,那是因为他深信“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更是他“要留清白在人间”不二选择。归根到底是已融入他血脉之中、心灵深处的廉政文化在支撑支配着他。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一个人无需修饰的内在之美。它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能够给思想以启迪,给心灵以温润,给灵魂以警示,影响人、改造人、塑造人,凝聚人心、加强认同,逐渐使勤政、清廉、公正、自律等,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先进文化可以养廉!反腐败越深入,越需要党员干部从文化上来一场“化学反应”,从而筑牢反腐的思想防线,唱响正气歌,激发正能量。只有从内心涵养一汩清泉,才能在诱惑面前做到百毒不侵,在欲望面前做到金刚不坏。只有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大力弘扬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育厚植廉洁从政底蕴基础,厚培“营养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和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能将“不想腐”的“常态”变为“长态”。
然文化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积淀,在于不断学习积累和学习型人生、学习型社会的打造。而我们学习“最好的教科书”就是历史,“以文化人”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以史为镜”,知兴替、知大道、知荣辱。“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基因。它不仅是廉政文化的营养剂,也是廉政文化的教科书。而中国革命史即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政文化最好的营养剂和最好的教科书,它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党风廉政教育,更需凸显“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强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实现“不想腐”的关键在于破心中“贼”,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文”化之。如果说严刑峻法治出来的“廉”是他律,破的是“山中贼”;那么文化养出来的“廉”则是一种自律,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天地正气,破的是“心中贼”。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清风明月不染尘,一片丹心昭日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官德和人品,更是气度与风骨。
“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气象,则不为区区小利害所动。” 做好自己心的“城防司令”,筑起心的“长城”,构筑生命的“内时空”,真正成为自己内心道德的“立法者”和主宰,少些个人考量,多些为公情怀,所获得的视野与阅历,所达至的境界与高度,所享受的风光与心灵自在,又岂可与汲汲于名利富贵者同日而语。这是自律和定力,更是情怀与道义。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文化!(牛贵军)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bcb88022799244cf9c6ffeba019c1d32.html
- 上一篇: 廉政微故事 | 崇俭——身无长物
- 下一篇: 廉政微故事 | 崇俭——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