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 正文

【俺们的驻村故事】湖南屋脊下的“山村巨变”

发布时间:2022-12-24    来源: 红星网    作者:佚名

  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位于湖南屋脊——壶瓶山脚下,距离县城153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全村共有146户385人,其中贫困户45户138人。2019年1月5日,组织安排我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任桐木山村工作队长、第一支部书记,协管壶瓶山镇壶瓶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回想2016年3月,初次带队到村调查了解村情村貌的情形,映入眼帘的是泥泞不堪的土路、稀散破旧的木房、包谷洋芋的饭菜,以及那些生活困难、饱经沧桑的村民。那一刻,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担忧萦绕我的心头。然而,现实却容不得我加以思索和消化,我就要收拾好心情,整理好行装,扛上党办人的使命与担当,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去。自那以后,我走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同全村干部群众一道,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实现了脱贫摘帽,一改村子的落后面貌。

  山村巨变第一变:道路通了、梦想圆了,封闭的山门打开了

  走进大山,巍峨的湖南屋脊,潺潺的山间溪水,深邃的原始森林,浩瀚的云山雾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置于眼前,可以说是好山好水好地方。但是,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制约了经济发展,外面的物资运不进来,村里的山货走不出去,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大山外面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修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是摆在工作队和支村“两委”面前的“头号工程”,也是村民们的世代夙愿。不修好路、建好桥就是失职,就是不作为,这让我和工作队夜不能寐,常常蹲在施工现场就是一天,既担心施工安全,又要把控工程质量。2016年以来,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投入资金765万元,硬化村主干道9.7公里;硬化入户道路3.689公里,惠及农户35户;安装道路安保护栏8.5公里;整修组道、机耕道20.5公里;修建桥梁3座,彻底扭转了桐木山村落后的交通条件。如今放眼望去,群山峻岭中,一条条盘山公路就像雄伟的“银龙”在山中起舞。“两个轮子”、“三个轮子”甚至“四个轮子”的摩托、汽车川流不息。孩童读书上下学的欢声笑语更是随处可见。

  山乡巨变第二变:产业活了、腰包鼓了,脱贫的底气更足了

  路平了,桥通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还是瘪的,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结合桐木山村的气候条件,我们采取种养结合、奖补助推、社民合作、借鸡生蛋的产业发展模式,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成绩来之不易,道路艰难崎岖,工作队更是揪心操心,寝食难安。记得2016年6月,3000只鸡苗因连续暴雨,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病情。这可急坏了工作队,立即联系湘佳牧业太平镇养殖基地的技术员,可由于山体滑坡,柳太公路,南坪公路多处道路受阻,工作队陪同技术员通过换乘摩托车、绕道步行到达养鸡户家中已是晚上10点左右了,并连夜开展防疫工作,将损失降到了最低。2020年,发放茶苗60万株,新扩茶园面积200多亩,老百姓的劲头十分高涨。可由于该村属于高寒山区,11月份种下茶苗,12月份就开始降雪封山,脆弱的茶苗能经受住严寒的考验吗?我和工作队一道每天到茶园查看茶苗生长情况,咨询县茶叶办的专家,带领群众一起应对极端天气,收到了喜人的效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经过五年的努力,桐木山村形成了海拔1200米以上种药材,海拔600米以上种茶叶、烤烟,海拔600米以下发展传统种养殖业的阶梯式产业发展模式。涌现出了杨远新、刘井平、刘坤辉、邓发宏、文元龙等一大批种养殖大户。有39户贫困户采取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的模式,实现了“借鸡生蛋”。成立了桐木山村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艳丽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45户贫困和其他农户共同发展。2020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300元,较2016年的4000多元,增长了3倍多。

  山村巨变第三变:政策好了、民心暖了,幸福的指数上来了

  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事当大事办,当家事办,当自己的事办,铁肩担当,攻坚克难。让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水,住上了安全的房,享受了良好的医疗教育服务。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0万元,修建水池47个,铺设水管36000米,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了解到全村有40多名单身汉,养老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后,筹集50万资金,新建了全镇首个村级养老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全力推进房屋改造革命,有25户住进了漂亮的砖瓦房,45户实施了维修改造加固。扶贫要让老百姓读得起书,看得起病,按照义务教育不掉一人,慢病签约不漏一人,医保参保不差一人的原则,每年自筹资金近3万元用于教育资助和医保参保补差,联系县红十字会医院作为我村对口扶持医院,有20多人享受了免费住院政策。好的政策落到了实处,群众得到了实惠,纷纷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全体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蹭蹭就上来了。

  山村巨变第四变:感情深了、劲头足了,干事的合力强大了

  脱贫攻坚,聚的是人心,攒的是人气,留的是人情。只有务实工作,风清气正,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才能换来群众的认可。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始终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自己更是没有请过一次假,旷过一天工,始终心系村内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得知易地搬迁户陈远香因老房拆除复垦照片没有拍摄,验收无法通过的问题后,工作队二话不说,早上8点从村部出发,步行20多公里,补拍了照片,回到村部已经是晚上的7点,即使饥肠辘辘,身心疲惫也毫无怨言。了解到村内老人理发不便,还有像王义权这样3年不理发的情况存在,工作队专门购买理发工具,每月上门服务一次。贫困户陈克家、张德远、汤为娥因听力残疾需要到县认证,但三位老人从没到过石门,家人又外出务工,工作队派专车专人陪同到石门检查,让他们第一次走进了县城,第一次逛了步行街,第一次品尝了石门牛肉米粉。带货、带药,帮忙取钱办证已成为工作队的日常工作。背包工作队、带货工作队、理发工作队的别称悄然流出,让我们倍感欣慰,我一下子感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正因为干群双方真诚相待,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又变得紧密了,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进而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力干事合力,推动形成了干群携手、干事创业的生局面。

  2021年5月7日,因乡村振兴工作,组织安排我离任桐木山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岗位。回首往昔,900多个日日夜夜,走过的每一条路、翻过的每一座山、淌过的每一道河、流过的每一滴汗水都历历在目。再看今朝,新的村级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200亩茶苗长势喜人,牛、羊、蜂更是成群结队;小别墅、小四合院已不再是城里的奢侈物。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乡村振兴必将带来新的飞跃。可喜的是,2022年6月22日,组织上安排我主管乡村振兴工作,再次回到了阔别一年之久的桐木山村担任工作队员,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气息,让我心潮澎湃。走在村道上,乡亲们见到我都会说一声“文队”回来了,好、好、好!为了这声“文队”,为了这份难得的鱼水情缘,我定将传承发扬好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斗、笃行不怠,为全面推进石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石门县委办 文科)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12/08/140536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