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创新分领域整治模式实践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 福建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从维护经济特区清新政治生态和一流发展环境的全局高度,提出分领域整治工作理念
●从“精准分域”“深入查处”到“综合施治”,初步形成一个践行标本兼治、具有厦门特色、富有成效的反腐败工作创新模式
●分领域整治来源于基层实践,遵循于顶层设计,顺应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要求
●实现审查调查零事故零违纪,得到中央纪委“软硬件走在全国前列”的高度肯定
厦门市纪委监委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眼于一体推进“三不”,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分领域整治模式,按照一个领域一个系统分类有序整治的思路,通过拉网式排查聚焦重点、全方位体检精准定位、微创式手术切除病灶、跟踪式诊疗广谱抗菌,全面部署,渐进推进,不断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取得反腐败斗争有效突破。五年来,先后对12个系统和部门进行整治,有力遏制了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铲除了个别部门“靠山吃山”的行业“潜规则”,全面净化了政治生态,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2019年,厦门GDP增长7.9%,增速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省对市绩效考核得分94.48,为历年最高分值,原始分连续五年排名第一。
【提出背景】
市纪委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排查和全面梳理,采取切口小、流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法”,集中力量,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整治,积小胜为大胜。
关键词:分领域整治、清新政治生态、“微创手术法”
2015年,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任务艰巨繁重。同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新任市纪委主要领导到任后,按照中央和省纪委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委的具体要求,结合全市问题线索大起底,综合研判反腐败斗争形势和特点,着眼厦门反腐败斗争总体态势良好,但行业性、系统性权力寻租现象还比较严重,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国企经营管理等领域腐败问题依然突出的现实,从维护特区清新政治生态和一流发展环境的全局高度,提出分领域整治工作理念。其主要内涵: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以肃清行业领域腐败、教育挽救干部、重构政治生态为目标,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排查和全面梳理,把资金项目富集、权力寻租空间大、与民生关联度高、社会反映强烈的领域和部门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采取切口小、流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法”,集中力量,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整治,积小胜为大胜,为营造与经济特区肩负的使命任务相匹配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基本做法】
市纪委监委从“精准分域”“深入查处”到“综合施治”,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探索过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践行标本兼治、具有厦门特色、富有成效的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的反腐败工作创新模式。五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将环保、人防、规划、国土、公安、金融、国企、招投标等12个领域纳入重点整治。
关键词:精准分域、精准惩戒、四种形态
在提出分领域整治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过程中,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辩证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明确并坚持相关工作思路和方法,从“精准分域”“深入查处”到“综合施治”,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探索过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践行标本兼治、具有厦门特色、富有成效的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的反腐败工作创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精准惩戒,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审查调查不搞遍地开花,而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个阶段盯住一个阶段的突出问题,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上求突破,把腐败问题查深查透,达到点上爆破、面上震慑的效果。一是聚焦重点。通过拉网式排查,集中梳理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逐个领域逐个部门扫描,全面分析把握相关领域部门的“森林”状况,为分领域整治绘制“导诊图”,寻觅最佳切入点。五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将环保、人防、规划、国土、公安、金融、国企、招投标等12个领域纳入重点整治。为做好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的整治,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副书记直接管理的工程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小组,集中处置全市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二是深挖细查。在严查国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利益输送、不认真履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等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积极开展关联分析,着手“合并同类项”,破解行业“潜规则”。注重分析和把握发案单位的行业特点和发案规律,了解掌握发案单位的权力运行流程,抓住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集中攻坚,查深查透,做到破一点、连一线、成一网,使案件查办从个案向窝串案纵深发展,有力肃清了重点领域的行业性腐败。比如,针对厦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利益输送,破坏市场公平秩序等腐败问题,先后查处腐败案件260件260人,涉案金额超过50亿元。三是分类处置。对于经查实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处置,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综合考虑问题性质、发生时间、造成后果、认错态度、配合组织审查、退缴违纪所得等情况进行区别处理,拔“烂树”、治“病树”,扶“歪树”。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5965人次;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约谈函询、批评教育13144人次,占总人次的82.3%,第一种、第二种形态占比91.6%。十九大以来,先后有155人主动交代违纪违法问题。
2.标本兼治,构建不能腐的环境
审查调查不是为了办案而办案,不做“一锤子”买卖。在查清个人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彻底摸清其单位长期存在的制度漏洞以及“潜规则”,督促整改,帮助纠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全面构建依法行政、竞争有序、公正公平营商环境。一是“一案双查”,压实责任。对一些单位党组和纪检组实施责任追究。对一些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强化震慑作用。通过追责和曝光,让整治单位的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真正立起来。五年来,共对13个党组织和443名应负领导责任的党员干部开展责任追究。二是督促整改,完善制度。市纪委监委对分领域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策,以专报形式及时向市委提出工作建议。比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制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负面清单的建议,引起市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审议清单,作为指导性文件予以印发。督促原市规划委全面清理315项制度规定,保留53项、修订64项、废止198项。重新出台《厦门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竣工规划条件核实的自由裁量权。督促指导市公安局推动车管所加强涵盖考试业务监管等“五大监管中心”系统建设,实现对车驾管理业务的全方位实时监管,使民警从掌握实权被“围猎”回归到主动服务社会的本位,驾校老板从跑关系要资源回归到努力管好驾校的本位。整治过的领域部门,先后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407项,有效堵塞制度漏洞,政治生态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三是跟踪“回诊”,防止反弹。市纪委常委会坚持定期听取分领域整治专题汇报,每年组织对整治过的领域和部门“回诊”。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按照对口联系和工作分工,加强对各分领域整治单位的跟踪督查指导。审查调查部门在查清个人问题后,与涉案单位一起认真分析发案原因、机制制度、政治生态等问题,形成一案双查报告和整改方案,并建立与监督执纪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由监督检查室监督案后整改,对整改走过场、制度只上墙不上心的,进行再提醒、再监督、再问责。四是健全机制,同向发力。督促被整治过的单位、部门党委(党组)制定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的工作意见,做到全面整改、动态分析、定期报告;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优势,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日常监督,经常与被监督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沟通交流,注重把握“森林”状况,不断巩固深化分领域整治成果。
3.强根固本,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分领域整治查处的一系列腐败案件,暴露出的一个共性也是根本性问题,就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组织不抓党建,一把手不管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不讲理想信念,这是一切问题的“总源头”。为此,市纪委监委把协助职责摆进去,把协助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作用发挥好。一是督促发案单位加强思想教育。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督促党委(党组)采取民主生活会、案情通报会等形式,开展信念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着力解决理想信念这个正本清源、固根守魂核心问题,二是以案为鉴加强警示教育。改版提升的厦门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突出以案示警,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查处的61个典型案例。持续在鹭岛清风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案例警示录”专栏推出发生在本市的案例剖析。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去法院参加案件庭审,以身边反面典型对党员干部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把专题警示教育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课程,强化以案释纪、以案释法。2019年,市、区两级党校共开办主体班40批次,1751人次接受专题警示教育。三是以廉政文化涵养清风正气。把身边榜样树起来,让越来越多的党员领导干部感受到勤廉文化和身边榜样的魅力。依托已有的家规家训馆、宗氏祠堂、廉政公园等场所开展孝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梳理苏颂、周起元、林一柱、陈嘉庚、陈清洲等53个本土孝廉人物的历史史实及先进事迹,通过老党员讲故事、最美人物现身说法、后人讲先人故事等形式,以历史名人贤士和身边榜样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上向善,厚培党员干部家国情怀,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初心目标。
【经验启示】
分领域整治坚持“行稳”与“求进”的辩证统一;坚持把“靶向治疗”与“广谱抗菌”相结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把实事求是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
关键词:八种关系、“靶向治疗”、行稳求进
分领域整治来源于基层实践,遵循于顶层设计,是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顺应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要求,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遵循规律的科学态度。
1.分领域整治
必须坚持把“稳中求进”贯彻始终
稳中求进既是工作总基调,也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一直强调的工作基本方针。分领域整治坚持“行稳”与“求进”的辩证统一,战略上全面部署,但不一哄而上,择时分领域分部门渐进推进;战术上改被动遭遇战、游击战,为主动进攻战、阵地战,精准把握时、度、效。当前,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等问题依然突出,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稳中求进贯彻分领域整治始终,一个阶段盯住一个阶段的突出问题,全面部署,渐进推进,不断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
2.分领域整治
必须坚持把“一体推进”落细做实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分领域整治坚持把“靶向治疗”与“广谱抗菌”相结合,既善用治标利器清除毒瘤,把腐败问题查深查透,又把滋生腐败的土壤全面翻耕、夯实治本基础;从查办案件入手,向前延伸到信访办理、监督检查、巡视巡察、纠治“四风”,向后拓展至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政治生态净化等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督执纪理念和方法。分领域整治的深入实践,让惩治与震慑、监督与制约、教育与规范,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领域,得以更全面更系统更透彻地交互作用、有机贯通、一体推进。
3.分领域整治
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高质量发展”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具体实践。这些年,在推进分领域整治过程中,市纪委监委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早在2015年分领域整治酝酿出台之初,市纪委主要领导同志就强调,必须把实事求是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用辩证思维方式处理好“抓大与抓小、加法与减法、案件查办与案后整改”等八种关系,为高质量推进分领域整治进行了思想方法上的探讨。实践中,始终严格落实规范、公正、文明执纪执法要求,坚守审查调查安全底线,先后建立完善并严格督促落实十几项相关制度规定,实现审查调查零事故零违纪,得到中央纪委“软硬件走在全国前列”的高度肯定;始终注重精准把握“宽”与“严”的尺度,坚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纪效果,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为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江曙曜 张永才)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llyjgd/20200803/169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