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3-05-08 来源: 北京党建群网 作者:佚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按照质量强国建设重要部署,统筹推进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全面提高本市质量总体水平,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加快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质量供给体系,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质量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首都质量供给环境持续优化,质量供给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对外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支撑绿色低碳、助力区域协同的作用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高精尖产业实现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5,建成一批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均高于98%,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高于99%,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高于96%,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
——品牌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一批质量卓越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系统完整、运行高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民群众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到2035年,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全面建成,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先进水平,质量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一)培育科技创新竞争优势。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积极争取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质检中心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品牌咨询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发展,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畅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二)强化“两区”建设质量支撑。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完善准入和监管重要领域、重点事项的竞争机制,建设标准统一、智慧便利、共享开放、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全产业链开放。依托本市在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规则制定。深化中关村标准创新试点,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关村标准”品牌。推动进出口企业加强合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确保经营活动全流程、全方位合规。优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研判、预警、评议、应对等工作。
(三)加强消费质量保障。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建成一批品牌集聚、供给丰富、功能完善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型都市商圈,建设一批购物小镇、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开展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定制中心,发展原创品牌概念店、定制店,构建品牌汇集、品质高端、品位独特的优质商品供给体系。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落实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建设商品和服务质量示范区,健全商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机制,打响“北京购物”品牌。
(四)厚植绿色发展质量根基。紧紧围绕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实施一批绿色化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碳排放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建立完善建筑、供热、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能耗标准,打造能效领跑者。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标准,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商品,倡导使用绿色可循环包装物,建设绿色消费城市。
(五)促进区域质量发展联动。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开展改造升级,促进质量联动提升。推进京津冀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积极培育辐射京津冀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动区域协同标准制定由交通、生态环境、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向经济社会全域拓展。促进食品药品、工业品等领域质量监管联动,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推动区域内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互通。
三、构筑产业质量竞争优势
(一)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推动通用型关键零部件质量创新,提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关键基础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研发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工艺,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二)促进全产业链质量提升。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制定完善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全完善服务型制造标准,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培育形成100家市级融合试点企业。
(三)强化数字经济质量赋能。加快数字化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提升数字计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高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打造新兴数字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化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加快推进平台经济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对平台企业的智慧监管。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加强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的准入政策、实施程序、安全管理等制度保障。
(四)打造质量卓越产业集群。聚焦智能制造与装备、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发展需求,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一批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以争创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为抓手,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创新技术研发,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鼓励头部企业、专业机构牵头开展研发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验证、标准验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等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集群质量水平。
专栏1 提升高精尖产业质量竞争力
——实施标准领航计划。紧紧围绕支柱产业,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先进标准,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
——实施产业链质量升级计划。在消费品、装备、原材料等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产品与行业质量状况调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提升方案,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实施知识产权高质量培育计划。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促进企业国际市场规划与PCT专利布局协调发展。探索推动智能传感器、移动通信终端等关键领域专利联盟及专利池组建,建立产业领域内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机制,培育一批综合能力强、品牌效应突出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
四、推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一)提高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实行全链条监管。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严查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一批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行农产品网格化智慧监管,一体化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落实。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强化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二)加快药品创新发展。健全药品安全制度,完善药品安全相关标准。对标一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药品技术评价体系,提升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健全疫苗产业服务与监管体系,强化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植入耗材等特色医疗器械发展,到2025年新增创新医疗器械品种30个。推动创新药发展,支持具有专利的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新技术等创新药研发,到2025年新增创新药物品种12个。培育一批高值耗材、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及试剂、生命科学检测仪等国产标杆产品。
(三)培育消费精品。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升级,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在美妆、服饰定制等领域,培育一批新消费品牌企业,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费品。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制造力度,支持老年产品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创新,满足老年人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完善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严格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
(四)发展智能化高端化装备。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重大技术装备的复杂系统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大力发展优质制造。支持制造业企业由产品设备生产商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延伸拓展产业链高价值服务环节,发展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提升重点行业关键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落实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
专栏2 促进重点产品质量提升
——药品器械。推进新型疫苗特别是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及产业化,加快间充质干细胞、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等研制。加速研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推进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加速推进中药质量提升。发展以超导磁共振为代表的高端影像设备,推动磁共振成像、数字平板放射成像等系统升级换代。推动体外诊断产品及试剂升级换代。
——消费品。鼓励开发自主设计的服装、服饰以及珠宝、化妆品、家居等时尚产品。支持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健身器械等新型产品研发应用,发展超高清显示、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扩大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中高端产品供给,打造世界创新数字消费产品首发地。加大“北京礼物”品牌推广力度,开发具有北京文化元素、体现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精品化、高端化、国际化旅游商品。研发生产日常辅助、康复辅具、保健器材等安全、便利、适用性强的老年产品,开发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
——装备产品。提高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促进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检测与装配设备等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发。提高科学仪器细分领域智能专用设备供给能力。提升核心部件制造水平。
五、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一)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执业注册人员、技术人员、一线作业人员等岗位的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质量安全责任标识、质量安全手册、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强化运营维护能力。构建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构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全程监管联动模式,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深化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推行施工图告知承诺制,实行施工图质量跨部门联合抽查,构建勘察设计单位信用管理体系。
(二)强化重大工程和城市更新质量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全装修成品房质量管理,探索开展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实施农房质量提升试点工程,推进绿色农宅、装配式农宅、低能耗农宅建设。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力争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加强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钢筋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深化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改革,制定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标准,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三)打造“北京建造”品牌。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发挥建筑师对工程品质的管控作用。推进智能建造,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在工程设计、生产、施工与运维全生命周期集成应用,促进大型公共建筑实现数字化成果交付。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构建施工过程要素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大绿色建造施工技术应用,推广使用安全耐久、节能低碳、性能优良的绿色建材。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完善设计选型标准,推行部品部件驻厂监造,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5%。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打造工程技术服务品牌。
专栏3 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加强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化手册,明确企业和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强化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打造基于信息化技术、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严格质量追溯。明确工程项目及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责任,建立施工过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工程建设可追溯治理制度,推行作业留痕,重点抽查隐蔽工程施工影像资料。
——实施样板示范。以现场示范操作、视频影像、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关键部位与工序的技术、施工要求,引导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质量标准和具体工艺。开展智慧工地试点示范工程,推动数字信息、智能设备等新兴技术在工程建造和管理中的集成化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工地样板。
六、提升“北京服务”品牌竞争力
(一)提高生产服务质量水平。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创建,在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现代服务标杆企业。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开展科技服务优化升级行动,提升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商务服务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吸引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做强本土专业服务品牌。加快构建高效便利的流通网络,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推动流通服务模式创新升级。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
(二)推动生活服务扩容提质。开展生活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推动生活服务标准化、职业化发展。加快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发展综合性家政服务。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推动物业管理服务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推进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开展体育消费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开发智慧“云健身”产品和服务,提升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具有知识产权体育赛事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促进网络购物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
(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促进国际教育提质增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公共文化场所数字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加强“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基本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达标活动和服务质量星级评定。规范发展托幼、托育服务,推动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提升应急管理标准化水平,针对公共服务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专栏4 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提升“北京服务”质量标准。推行优质服务承诺、认证、标识制度,推进“质量—标准—品牌”协同升级,培育一批金牌服务市场主体和现代服务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加强“北京服务”评价监管。健全服务质量风险监测机制,完善监测、采信、分析、发布等功能,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建立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加大服务质量随机抽查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
——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在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领域,培育一批高价值服务品牌。完善体育旅游、冰雪旅游等特色领域品牌孵化体系。立足各区资源禀赋,打造“东城文化”“西城金融”“海淀科技”“朝阳商务”等特色服务品牌,加快城市副中心、新首钢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建设。
七、激发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新动能
(一)推进质量创新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建设质量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先进质量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领军企业整合质量技术创新资源,通过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组织,协同开展技术标准创制、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中小微企业深耕行业领域做精做专,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成为独树一帜的品质冠军。
(二)推动质量管理增效。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建立和完善面向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标准研制、计量测试、检验认证等公共服务,推广质量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开展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经验交流,发挥标杆企业在质量提升行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活动,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水平。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深化首都质量提升在线平台建设应用,加大质量管理公益培训力度。
(三)突出质量品牌引领。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推进品牌示范建设。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推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培育北京名企。支持北京老字号传承和创新发展,鼓励老字号企业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打造京味特色浓、文化底蕴深、服务质量优的商品和服务品牌。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加强北京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专栏5 实施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
——打造重点行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面向装备制造行业,通过搭建产品级、部件级数字仿真模型,提升产品设计质量水平。推进生产制造数字化管控,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完善企业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员工主动创新积极性。引导企业开展必要的生产制造装备数字化改造,设计开发质量管理系统。支持企业运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在线检测、计量等领域仪器仪表升级,促进生产制造装备与检验测试设备互联互通。
八、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推动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建设,加快计量量子化、数字化变革,研发先进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提升高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升级北京市标准化管理平台和“首都标准网”,提升标准信息化共建共享和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围绕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在京落地。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增强大型机构综合实力,提升中小型机构专业化能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机构。
(二)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发展壮大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技术服务市场,推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质量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协同服务、综合应用。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鼓励社会各方资源协同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三)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并重转变,持续优化地方标准供给,积极引导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服务发展。完善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严格查处超范围检验检测、篡改检测数据、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等违法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管理水平。
专栏6 夯实质量基础设施
——保持标准化领先优势。支持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国内先进标准创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社会管理等特定领域,组织制定修订相适应的地方标准,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提升计量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产检学研用资”一体化协同创新计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面向产业开展全溯源链计量测试服务,提升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到2025年,布局建设5家计量测试领域国家级中心(基地、实验室、专业站等)。
——发挥检验检测认证作用。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开展机器人、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中高端产品和体育、金融、电商等服务领域认证。加强电子信息、智能物联、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的检测能力和实验室建设,提升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强化违禁物质、农药兽药残留等食品领域检测能力。
九、推进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质量法治建设。严格执行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质量领域地方性立法。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二)健全质量政策制度。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加强质量统计监测,开展消费品质量合格率统计分析。完善质量激励机制,持续开展质量管理奖项评选活动,建立质量管理经验宣传推广长效机制。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促进精准监管。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在京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健全“北京大工匠”评选机制,选树“北京大工匠”。
(三)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全覆盖重点监管。健全跨地区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召回技术支撑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探索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严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依托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一级监测点,提升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水平。
(四)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格局。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鼓励企业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改进、质量提升等活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推动行业质量诚信建设。引导新闻媒体做好质量宣传,聚焦质量问题加强舆论监督。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拓展监管触角和线索发现渠道。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通过消费调查、约谈点评和开展商品比较试验等形式,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宣传活动,加强质量主题宣传和知识普及,提升民众质量意识和素养。
(五)积极参与质量国际合作。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及地区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支持领军企业积极参与质量国际合作,扩大“北京智造”“北京建造”“北京服务”的影响力。积极参加和承办质量领域国际性会议。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平台,举办质量、标准等领域的平行论坛、交流活动,加强质量交流合作。
专栏7 推进质量监管现代化
——精准实施“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按照“共性全市统筹,个性行业分建”原则,构建科学精准的风险指标体系,形成通用共性风险指标体系和专业个性风险指标体系。合理设定风险评价结果分类,将评价结果与信用分级结果有机融合,制定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和力量。
——积极推动智慧监管。推进监管、执法、信用系统互联互融,形成大数据监控、风险预警、线索核查、调查处置的监管闭环。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态势感知等手段和方式,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推动检查业务在线办理、信息自动上传、问题及时处置。
十、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全市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建设的谋划和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
(二)强化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区域定位和自身优势,采取务实举措,确保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三)深化考核评估。落实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建立实施评估机制,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1912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下一篇: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法治经济思想与实践 | 理论集萃 · 法律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