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建设 > 正文

勇扛生态责任 筑牢“绿色长城”——建平县全面打响防沙治沙歼灭战纪实

发布时间:2023-12-03    来源: 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    作者:佚名

  战斗号角,再次吹响。

  9月7日,朝阳市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建平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北大门,也是朝阳市防沙治沙重点县。

  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大幕开启!

  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建平县坚决扛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充分认识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已成为全县上下铭刻于心的共识和追求。

  凝聚力量,一往无前——

  年初,建平县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等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县防沙治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构建“政府主导、项目支撑、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群策群力”的防沙治沙工作体系。围绕目标任务清单,制定路线图、时间表。

  攻坚克难,精准施策——

  建平县明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科学绿化,围绕“三趟川”打造“三个带”,建立防沙治沙多重防线。

  总有一段征程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激昂振奋。

  缚黄龙、筑屏障、建家园,建平县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绿色长城”,用恢宏大气的写意之笔,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向绿而行的新画卷。

  行动 系统治理与严格保护同步推进

  “无风遍地沙,有风不见家,狂风加干旱,一年种几茬。”对生活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建平人来说,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道尽了曾经的建平生态困境,诉说着往日的风沙之害。

  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自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建平县在生态基础脆弱的情况下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312.6万亩,县域生态环境和小区气候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画卷,铺展万里河山处。尽管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目前,全县还有沙化面积46.4万亩,荒漠化面积274.6万亩,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79.45%和36.98%,覆盖范围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治理难度大。

  到2025年,完成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任务83.27万亩(次)。到2030年,完成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任务123.7万亩(次)。

  方向既定,三军疾行。

  建平县沙化荒漠化土地分布在27个乡镇场街,属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区。建平县开展了植被综合盖度精准提升等“六大工程”22类具体项目。在整体规划上,围绕“三趟川”打造“三个带”。即围绕哈河川、蹦河川、凌河川,打造沿河护岸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格带和山地丘陵区林草综合稳固带,建立防沙治沙多重防线。在区域布局上,打破乡、镇、村行政界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治理模式。在具体措施上,重点实施植被综合盖度提升、沙化耕地精准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废弃矿山修复等工程,坚持因地分类,综合施策,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忙起来、动起来、干起来!

  一方面,积极向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防沙治沙项目和资金支持。克服县级财力不足的困难,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防沙治沙项目,动员群众开展公益性生态保护活动。另一方面,全面落实《朝阳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紧盯沙化荒漠化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城镇、村庄、厂矿、耕地、荒山等重点,加大治理、修复和保护力度。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抓好项目实施。

  建平县坚持系统治理与严格保护同步进行,加强沙化荒漠化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打击非法采矿、违法占地,严禁滥开垦、滥放牧、滥砍盗伐等破坏植被行为。切实发挥好乡镇林业站和护林员的“前哨”“探头”作用、应急管理平台和森林草原监测预警平台的远程监控作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强日常监管巡护,全力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做好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看林 从植树造林到立体修复

  初冬,进入建平县北部老官地镇,顺着一条小路拐上一个小山坡,极目远眺,漫山遍岭新挖树坑蔚为壮观,依稀可见劳动者的身影。同样,相距不远的烧锅营子乡,站在燕长城遗址上,虽冷风呼啸,但此时山坡上钩机铲车往来穿梭,整地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是沙进人退,还是人进沙退,站在此间的最终“裁决者”唯有林地。

  年初,建平县统筹落实“三北”工程六期、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等“绿满朝阳”工程。将造林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责成林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分片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严抓造林质量。造林工程严格执行《全国造林技术规程》要求,做到按地块规划、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保证造林工程达标。科学选用苗木,全部采用Ⅰ级苗木,并具备“三证一签”。严格技术规程,充分运用综合抗旱节水技术。落实管护责任,严防人畜破坏,并适时进行补苗补水。

  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如何提升植被综合盖度?

  建平县提升退化林防护效能和植被综合盖度,区别退化程度和成因,通过补植补造、栽树(灌)种草等措施,构建针阔混交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化修复模式,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实现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稳步提升。

  该县提高植被综合盖度和改善森林质量,坚持乔灌草相结合,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森林抚育等措施,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初植密度,鼓励低密度造林和冠下种草,优先选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乡土树(草)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大力发展节水林草,推广应用蘸泥浆造林法等沙地实用造林技术。

  在提高草原生产力和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方面,建平县按照草原地带分布、植被组成、气候特点、退化程度等,通过草原改良、人工种草、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积极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和有害生物防治,促进草原植被恢复,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保障草原生产生态安全。

  植一棵树、造一片林、筑一道屏障、增一抹绿意。

  今天,我们赞赏建平的作为,为那里正在进行着的生态建设工程和莽莽苍苍庇佑我们的防护林带喝彩。

  看田 从沙化耕地到肥沃黑土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绕不开沙化耕地治理。

  建平县耕地面积298万亩,农业人口45万人,人均耕地6.6亩。常年种植粮食作物250万亩,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国家级产粮大县。

  黑土地是建平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目前仍有沙化耕地82616.9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8%。

  今年,建平县以沙化耕地治理全覆盖为目标,通过实施农田防护林网、高效节水灌溉等建设项目,提升防护效能,改善灌溉条件。采用保护性耕作、地膜科学利用回收、耕地轮作等农艺措施,促进沙化耕地治理。

  建平县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现有空间新建和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在风沙等灾害严重的重点区域,通过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化用地布局,按照相关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农田防护林。对国有林场所属的耕地,率先营造、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对具备灌溉条件的沙化荒漠化耕地,统筹规划农田防护林配置,积极推动农田防护林试点示范,制定农田防护林保护修复计划,逐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稳步提升农田防护林质量。

  “用秸秆给土壤做‘被子’,地更有‘劲儿’了,多亏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看着自家的一片土地,沙海镇新店村王大爷满脸笑容。

  让沙化耕地变成黑土地、变身新粮仓。

  建平县对沙化耕地种植玉米、杂粮、大豆等作物地块,通过秸秆大量、部分或者少量覆盖还田,进行免(少)耕播种作业。开展保护性耕作既提高了秸秆利用水平,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该县把地膜科学利用回收工作作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三农”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对沙化耕地地膜覆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在作物生长季减少风沙对土壤的侵蚀。在耕地轮作项目方面,加大对沙化耕地轮作支持力度,推行薯类、杂粮杂豆、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统筹推进地力提升和粮食安全。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限制和禁止区域以外耕地,在具备灌溉水源的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省市下达建平县2023年沙化耕地精准治理任务3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正在开展明年4.2万亩任务的落实工作。

  看水 从流域治理到环境改善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是防沙治沙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在建平县杨树岭乡套卜河洛村,山上长满绿油油的油松,天空澄碧,远山含黛,生态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坡、荒山,现在全部种上了油松,特别是今年还对套卜河洛河进行了综合治理,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韩志刚说。

  韩志刚所说的套卜河洛河,就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平县三义号河等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一个。这4条小流域内侵蚀沟分布广泛,坡耕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存在未得到治理的荒山、坡耕地,未得到保护的疏林地。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蓄水保土能力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生产水平低,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降水作用下,河道淤积,河床抬高,严重威胁村庄、道路、农田的安全。

  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环境,富裕一方群众。

  今年,建平县对建平镇三义号河、郑营子河、扎兰营子河源头小流域和杨树岭乡套卜河洛河4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这些地区为低山丘陵山区,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4条小流域总面积73.95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1.77平方公里。在治理过程中,本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修建梯田、生产道路,建围栏、公示牌等,现已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5.59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养分和水分得以保持,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区域气候。小流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后,每年增产粮食136.62万公斤,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27.89万元,可增加蓄水量86.46万立方米,年保土量5.95万吨。

  建平县通过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使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蓄水保土效益明显,减少流入河道的泥沙。同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看山 从矿山复绿到生态恢复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走进建平县红山街道杨杖子村矿山复绿项目现场,一片盎然绿色映入眼帘,一排排新栽下的树苗为棕色的矿坑增添了勃勃生机,昔日岩体裸露、砂石遍地的破败景象已不见踪影。

  2022年9月,建平县对这片区域进行治理,通过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采坑治理、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治理、场地平整、客土及植被恢复等多项工程和生物措施,治理后恢复土地面积320.1亩,栽植各类树木合计6.3万株。

  这是建平县开启矿山复绿行动的一个缩影。

  要整治,摸清家底是前提。建平县开展废弃矿山图斑(包括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和有责任主体的废弃矿山)现状调查工作,摸清和掌握全县废弃矿山图斑现状,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科学合理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建平县在国家“双重规划”中的“北方防沙带”区域内,废弃矿山图斑共1158个,面积47178.26亩。

  为解决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投入不足,“旧账”未还、“新账”又欠等突出问题,建平县扎实推进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制定了《建平县废弃矿山复绿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复绿计划。2022年实施闭坑矿山治理恢复项目区块14个,治理面积1264.44亩,目前已经完成复绿面积967.98亩,植树100.4万株,该项目已通过省厅验收。2023年治理废弃矿山区块13个,面积1779亩,目前已完成全部土石方工程开始复绿,11月末工程全部完工。

  一座座伤痕累累的山体,正恢复绿树葱茏。破损山体整形、采坑回填、堆放场削坡、修挡土墙、修截排水沟、客土树木栽植、播撒草籽、场地清理、土地平整、地面翻耕、警示牌、管护……废弃矿山重焕生机与活力。项目完工后基本解决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地貌景观、土地资源植被的损毁和破坏、含水层破坏、水土污染问题。

  目前,建平县正在进行储备林和碳汇项目的前期规划调查,下一步,将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力度,发展光伏治沙,不仅要缚住“黄龙”,更要“点沙成金”、变废为宝。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防沙治沙的战场上,建平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挺身向前,誓叫山河披锦、沃野生金。

  这是一座绿色长城,更是一座精神丰碑。


原文链接:https://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info/486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