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贤彪:为官当如“有脚阳春”
发布时间:2021-04-30 来源: 南粤清风网 作者:佚名
谷雨时节,东风吹暖,雨润新苗,全国由南向北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播种过两成,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在希望的田野上,党员干部、科技人员正与农民兄弟一道抢抓农时、播种希望,如“有脚阳春”。
“有脚阳春”,典出《开元天宝遗事》。唐代开元时期贤相宋璟,为官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外表看起来冷峻,内心却有着炽热的爱民情怀。他任地方官时,每到一处,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办好事。人们称其为“有脚阳春”,赞美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
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心系百姓、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好官,总会让人难以忘怀。宋璟在广州任都督时,当地人原先习惯以竹木茅草盖房子,时常遭遇火灾。于是宋璟教他们以砖瓦建造房屋,既舒适合用,又能避免火灾。他离任之后,广州百姓自发捐款为他修建遗爱碑。
为百姓办好事、送温暖,有时并不为人所理解,包括遭遇阻力。北宋皇祐二年,江浙遭大灾,“饥民流移满路”。主政官员范仲淹一面调集粮食赈灾,一面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招募百姓服役,由官府每日负责饮食。有人弹劾范仲淹。范仲淹从容应对:大灾之年,饥民遍地,仅靠政府官廪救济,只能坐吃山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此时搞建设,既节约成本又给灾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一旦工商业搞活,各地的粮食便会辐辏而来,又何愁饥荒不解?事实证明了范仲淹施政的正确。
无独有偶,苏东坡主政杭州时,为开浚西湖,令工匠们挖掘慧因高丽寺旁边的赤山来筑湖堤,也曾遭到寺僧们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此乃风水宝地,掘土将致祸患。那个年代佛教盛行,冒犯僧众,绝非小事。然而,在利益的天平上,苏东坡毅然选择了生民百姓,排除种种干扰,留下了“何处黄鹂破瞑烟”的苏堤盛景。为百姓送温送暖,解百姓之危之困,不仅要有热心肠,还要有活脑筋、铁肩膀;不仅要做即刻见效的事情,还要乐于和善于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植于人民,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地位,“有脚阳春”者不胜枚举。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到“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的廖俊波,贯穿他们人生的一条鲜明红线,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基层现场是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往往也是群众最集中、最需要的地方。“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是廖俊波生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政和、在闽北,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马不停蹄地下乡、入企调研。他打电话召集开会,也经常是开解决问题的现场会。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身上就带来多少温暖。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面对面谈过心、手拉手聊过天的党员干部,会让群众感觉如沐春风、和蔼可亲。
百姓萦怀,万事不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要润物无声,在百姓那里开花结果。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寻“有脚阳春”的精神境界,我们就能将深厚的为民情怀灌注于一切行动之中,从而凝聚起迈向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磅礴伟力。(向贤彪)
原文链接:http://www.gdjct.gd.gov.cn/lzlt/83552.jhtml
- 上一篇: 陈丽:热线别冷群众心
- 下一篇: 曹溢:城市管理戒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