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1-05-21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应从高校、教师和学生这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即高校要努力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大学堂”,教师要努力成为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摆渡人”,青年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志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应从高校、教师和学生这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高校要努力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大学堂”
一流教育,需要一流学校。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应当立足“一流大学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大学堂”。
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广大高校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在制度、组织和思想等各个层面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正风肃纪,强化责任监督。要深刻把握高校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夯实“学校—院系—班级”的党建工作体系,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贯彻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党员模范的先进事迹,强化师生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高校必须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考问题、指导工作。
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事业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这就要求高校要把人才、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结合起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攻坚克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要加强人文素质培育。育人树德,素质为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培育素质过关的接班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广大高校要探索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以增强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和实践操作,以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遵循和自觉行动。
二、教师要努力成为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摆渡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以春蚕蜡炬之心努力成为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摆渡人”。
要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伟力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捍卫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
要讲专业。专业乃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教师要自觉把国家面临的难题、急事,特别是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以自己之所长为国家科技创新、社会科学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
要讲素质。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广大教师要自觉提高自己的修为素养,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用炙热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格感染学生,做好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要讲道德。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广大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社会主义道德指导教育工作发展,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世情,培养教书育人的职业情操。要提高法治素养和公德意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学术底线,自觉同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行为划清界限,甘坐冷板凳,做出真正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大学问”。
三、青年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志者”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为民族复兴矢志奋斗的“有志者”。
要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决定了跟谁走、走什么路的问题,青年信仰什么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广大青年要准确把握科学理论,持之以恒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结合中国实际,系统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笃学中了解基本国情,立下报国之志。
要增强爱国热情。近代以来,青年的理想、青年的奋斗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相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爱国主义,是激励广大青年为国为民矢志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广大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要提高专业能力。时代呼唤人才,广大青年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提高专业能力,才能与时代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这需要广大青年勤奋学习,兼读有字、无字之书,既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又增长社会经验,应国家之所需,迎难而上、勇于突破、实学实干,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要提高人文素质。文化具有深沉的“润物细无声”的力量,青年要自觉接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年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田,以革命文化锻造意志品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培育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卜令全)
原文链接:http://www.ccdi.gov.cn/lswh/lilun/202105/t20210521_24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