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培乡村振兴“牵引力”
发布时间:2024-09-10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建引领是“定盘星”。老区组织部门要以深化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创建为契机,聚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人、财、物向乡村一线聚集,以党建引领“牵引力”,推动老区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锻造乡村班子“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强“作战部”。要优先选派熟悉“三农”工作且具备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专业知识背景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抓振兴促发展的优秀乡镇干部担任党政正职。为各乡镇选派热爱农村工作、有乡镇领导经历、能力强、敢担当的县直单位老同志担任乡村振兴“特派专员”。筑牢“桥头堡”。推动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全覆盖,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直管和备案管理制度,选树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典型,为各村选配一名乡村振兴“特派村官”、一名30周岁以下团支部书记、一名35周岁以下妇联主席,实现村干部队伍“三个一”配备动态全覆盖。育强“领头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议”制度,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等地开展乡村振兴“沉浸式跟学”,依托乡镇党校开展“点单式”送学上门,组织开展“擂台比武”“岗位练兵”活动,提升村干部履职本领。
激活产业发展“加速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以信用引活水。聚焦农村产业发展贷款难、渠道窄问题,高质量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以深化全省金融支农试点为抓手,高标准、全覆盖建设村级金融服务室,创新推出“农业产业振兴贷”等金融产品,通过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授信用信,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以抱团求共富。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引导村“两委”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整合村集体有效资产,经由各村创福公司统一入股乡镇融资平台,由乡镇采取公司化运营方式,自主经营、分村核算、按股分工,实现平台和产业双向互促、良性循环,有效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体量小、发展空间窄、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以帮扶促增收。构建“党建+产业”机制,利用党建优势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联系对接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文化旅游、农业生态等知名专家学者精准帮扶。动员选派干部、村组干部联系对接发展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引导建立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联盟,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稳定是根本,治理必先行。以治访促和谐。要健全基层“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推进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一站三中心”建设,推行合署联动、联手服务群众、联手综合治理等“一合两联”工作法,创新走访摸排、初访快办、办访闭环、积访化解“四访工作法”,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评议振乡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各村现有综治中心,规范建立村级“红色评议站”,遴选老红军(烈士)后代、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户长、老村医等组建“红色评议员”,实行红色评议员问事、群众提事、乡(镇)村理事、党员领事、定期评事闭环管理,着力打造党群服务“会客厅”,化乡村“末梢”为治理“前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以共治提效能。配齐配强网格党小组组长,整合选优村组网格员,招募社会志愿服务人员,搭建“红色评议站—网格党小组—志愿者联系户”服务平台,总结运用“三个三分之一”“联系群众零距离”等工作法,开展微团队、微心愿、微协商、微宣讲、微代办等“五微”志愿服务,推动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着力构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缪亚涛 作者系安徽省金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68760?ClassId=616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