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教育 > 正文

筑牢新质生产力人才根基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要筑牢人才基础性支撑、激活人才关键性变量,以人才引领驱动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坚持党管人才,把牢人才引领驱动方向盘。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人才形势,以人才理念和工作体系之“新”,提升人才队伍和创新效能之“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强“人才办+部门+板块+高校+企业+科技镇长团”人才工作队伍,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一体推进,资金、项目、政策、考核整体谋划,最大程度凝聚人才工作合力。发挥重大人才项目聚才用才的引领作用,重点抓好领军人才及团队、高技能人才、青年后备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做到顶尖人才引进有高度、基础人才引进有厚度。下大力气为人才松绑,在人才评价机制上进一步“放开”,在人才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放权”,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需要的创新岗位上。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通过建立异地孵化器、招才引智工作站,深化“飞地引才”“借智攻关”等方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强化系统思维,下好“四链”融合发展一盘棋。要以人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资源和基础支撑。服务“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产业人才图谱”,收集重点企业需求,全力招引相关上下游、左右端高端人才团队,提升产业对人才的承载力和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激活“创新链”锻造“人才链”,挖掘高校院所富矿,积极构建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市场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过程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撬动“资金链”保障“人才链”,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加大人才投入力度,高效便捷兑现人才政策,协助人才企业争取“人才投”“人才贷”“人才贴”等科技金融产品,给予“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更多资金支持和利益回报,最大程度发挥资本撬动作用。

  提升载体能级,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强磁场。人才最看重的是创新创优的平台、干事创业的舞台。要深挖园区人才工作“主战场”“主阵地”优势,搭建集人才招引、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综合对接平台和成果转化、科创服务、创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场地、资金、税收等要素保障,支持高层次人才带资源、带团队、带项目、带技术落地发展。企业一头连着人才和科研,一头连着产业和市场,要赋予其更多自主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链主企业整合高端人才资源、实施技术攻关,在创新攻坚中引进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方向、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探索建立“编制在高校,用人在企业”的人才引用共享机制,提升与高校联合聚才效果。持续擦亮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名校名所行”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以才引才、以赛引才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厚植发展沃土,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生态圈。好的人才生态对外是吸引力、竞争力,对内是凝聚力、驱动力。要致力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以一流生态集聚更多一流人才。加强需求排摸,持续开展“送政策、问需求、听建议”专项活动,建立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点对点”“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对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跟踪了解,完善实施细则,提升实施效果。探索实施创新型园区(企业)人才引进培育计划,降低用人单位引才成本,鼓励企业自主引进和培养人才,推动政策由支持人才向支持企业转变。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融合融通,为聚才用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一揽子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佳体验。紧盯人才“关键小事”,建强专业人才工作队伍,系统优化人才在就业、居住、休闲、作用发挥等方面的融入体验,让人才勇敢地闯、大胆地创、放心地干。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4/info/514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