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如何带富一个村
发布时间:2024-10-23 来源: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如今,依靠发展玫瑰产业,我们村95%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说起全村人的就业,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金坤满脸自豪。
今年年初,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来到章保社区小河边村调研时,充分肯定该村通过把要素组织起来、整合起来、联动起来,因地制宜发展身边的乡村资源经济,闯出了一条玫瑰花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
小河边村如何依靠玫瑰产业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其中有哪些秘诀?
村民在村集体企业务工
秘诀一:调整产业方向,向土地要岗位
小河边村位于甸溪河边,由于河水长期冲刷,村中的土地土质多为羊肝石土,不适合种植传统农作物。过去,村民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亩均收入仅2000元左右。种地不挣钱,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务工。
为了增收致富,杨金坤带领党员群众四处寻找发展路子,他们通过调研和学习发现,羊肝石土具有滤水、透气性强的特点,十分适合种植鲜食玫瑰。2013年,在杨金坤带头下,小河边村9户党员干部和4户群众代表率先引种培育“墨红”“滇红”等鲜食玫瑰品种,当年就获得了效益。
为了让更多村民“向土地要岗位”,小河边村创新提出土地“返租倒包”模式,即村集体以每亩1600元的价格将农户分散的土地返租回来,通过平整土地、修建灌溉等设施后,再以每亩1800元“倒包”给农户,多出来的200元用于维护基地公共基础设施。“‘返租倒包’的方式能最大化整合土地资源,尽可能扩大种植规模。”杨金坤说。
看到家乡的玫瑰产业蒸蒸日上,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徐志华返乡,并承包了几亩地种植玫瑰。“种植玫瑰,亩产值超2万元,比外出务工强得多。”徐志华说。
十余年来,全村玫瑰种植面积由最初的60余亩壮大到如今的3500余亩,种植户从13户发展到220余户,家家户户都种植玫瑰。
秘诀二:延长产业链,“坊企结合”增效益
如今,小河边村已成为全省较大的“墨红”玫瑰种植基地,采摘花期长达10个月,亩均鲜花产量达到2吨以上。“因为鲜花不方便储存运输,价格也不高,需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杨金坤说。
于是,2022年4月,章保社区牵头创办村集体公司——云南品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鑫公司”),投资600万元引进一条冻干玫瑰生产线。同时,引进晟昇生物、御赐坊、乃欣农业等8家企业开展玫瑰花精深加工,开发出鲜花饼、花露、花醋、精油等40余个玫瑰花系列产品。
随着玫瑰产业链不断延长,产生了大量的用工需求。“采花、收花、拣花、加工、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创造出就业岗位。”杨金坤说,公司共提供近百个用工岗位,其中用工量最大的是拣花环节,每天需要五六十名工人。
此外,小河边村党支部还发动农户购买烘干机、冻干机等设备,在自家庭院内烘焙花茶,建成70余个庭院式加工点,让部分村民从花农转变为初加工工人。2023年,全村有简易烘干设备100台,仅销售烘干花茶就实现收入2300万余元。
同时,该村引导支持家庭作坊培育成市场主体,累计培育经营主体139户,其中“个转企”10户、个体经营户129户,形成“村集体公司+家庭作坊+企业”的1+1+1>3的富民强村发展新模式。
秘诀三:“花香引人”,自主创业促就业
“小河边村的村民,不是农民就是老板。”杨金坤说,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是小河边村实现高就业率的又一有效举措。
品鑫公司在全市各大景点景区开设直营店,除聘请村民当店员外,还鼓励村民加盟直营店,自己当老板。袁梅是第一个加盟直营店的小河边村村民。“村里游客多,客源不愁;品鑫公司负责供货,货源不愁。加盟直营店,既能赚钱,又能顾家。”袁梅说,她把自家临街的房子改成铺面,销售20多种玫瑰花产品。截至目前,已有十余户村民加盟品鑫公司开设直营店。
“要让更多村民当老板,还得发展旅游业。”杨金坤分析。于是,借助“花香引人”的优势,小河边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引进星河营、漫时光花园、润露旅居等商家入驻,将村子建设成集农业文化、餐饮住宿、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同时,旅游开发公司指导当地村民自主创业,带动20余户村民开起餐饮、民宿、便利店等,实现“在家就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小河边村吸引近300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4万元,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本刊记者 曾永会通讯员 李炫都 张帆/文图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0/21/4607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兰坪县石登乡:高标准农田筑牢农业“耕”基
- 下一篇: 巍山县庙街镇万亩玉米制种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