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文化 > 正文

唱支山歌送红军

发布时间:2024-11-09    来源: 福建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山歌,曾见证了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在福建长汀中复村(原钟屋村)这片红色热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首首山歌,承载着老区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就像峥嵘岁月里的长镜头,山歌记录了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军民合作阵地牢

“松毛岭上红旗飘,红军战士逞英豪。岭下人民齐支援,军民合作阵地牢。”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年军民共同抗敌,血战松毛岭的情景便历历在目……

时间拨回到90年前的1934年,就是在这里——中复村松毛岭,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及闽西地方武装,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展开血战。这是红军长征前在闽最后一战——松毛岭战役。

9月23日,正值农历八月十五。清晨,寂静的松毛岭被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惊醒……

敌机轮番轰炸,成千上万发炮弹袭来,面对强敌,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构筑防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枪声、手榴弹和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云霄。红军战士鏖战7天7夜,据守的阵地红旗不倒。

战斗由最初的保卫战转为阻击战,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仅有红军的英勇抗争,此次战斗也离不开百姓的全力支持。当地青年自发参与修工事、抬伤员、运物资,等等,投入到保卫松毛岭的战斗中。

“家家无门板,户户无闲人。”这是当时村民倾尽全力支援红军的真实写照。担架不够,老百姓就卸下自家门板,中复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特别”的老房子,门口两块门板参差不齐,那是后来拼凑起的房门。砖瓦告急,红屋区苏维埃主席蔡信书带头拆了自家房子,把砖瓦运上松毛岭,供红军修建防御工事。松毛岭上,那些曾经给老百姓遮风挡雨的砖瓦,又为红军战士抵御了枪弹。

“松毛岭不会倒,松树倒了,明年春天还会长。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9月30日上午,松毛岭仍然被硝烟笼罩。来不及喘息,红九军团接到马上转移的紧急命令,随即在中复村观寿公祠前召集红军、赤卫队员、少先队员和群众等举行万人誓师大会,在此,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复村因此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

打双草鞋送红军

“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千叮咛,万嘱咐。得知红军即将转移的消息,乡亲们纷纷拿着鸡蛋、花生、地瓜干、草鞋,从四面八方涌来送别亲人红军。一时间,观寿公祠前的空气中,满是离愁别绪。

下午3时,浴血奋战了7天的红九军团,来不及掩埋牺牲在松毛岭上的战友,就这样冒着蒙蒙细雨,在隆隆的炮声中,在乡亲们难以割舍的目光里,离开中复村开始了长征。

有人出征,有人留守,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

“郎当红军莫念家,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打倒反动再回来……”送别红军时,赖二妹和很多百姓一样,唱起了山歌。当时,她送别新婚不久的丈夫钟奋然,十个月后便产下他们的儿子。除了上山砍柴、打短工含辛茹苦养活孩子外,赖二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自家门槛上等待丈夫归来。赖二妹坚贞不渝,坚定守望,自家的门槛被她坐出了一道深深的凹槽。

不幸的是,钟奋然牺牲在长征途中,和很多烈士一样,没有留下确切的时间和地点。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赖二妹才确认丈夫已经牺牲。她含泪为丈夫修建了一座衣冠冢,棺材里放的是她每年给丈夫做的新衣裳和鞋子。衣冠冢正对自家大门,此后,赖二妹依然每天坐在门槛上,守着衣冠冢,直到她永远闭上了双眼。

去世前,她嘱托儿子钟开衍要守护好父亲的衣冠冢。钟开衍家有多位烈士,他的父亲、大伯以及大伯的两个儿子都为革命事业血洒疆场。

松毛岭下,像这样的红军家庭比比皆是,生离死别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自动报名上前方

“风吹竹叶响叮当,自动报名上前方。前方打倒反动派,缴了几多机关枪。”歌词唱出了当年红军征兵时的场景。

中复村有一座客家廊桥,是当年红军的征兵处,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桥。如今,桥柱早已被岁月侵蚀,斑驳不堪,然而一道距离地面1.5米的刻线依旧清晰可见。

“人比枪高当红军”。因为红军使用的是1.5米长的汉阳造步枪,只有身高超过1.5米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参军。

征兵刚开始的时候,征兵线只是临时用一根线或用笔画一下。一些身高不够又参军心切的年轻人就半夜起来,偷偷把征兵线改低。后来,红军知道后便用刀刻下了这条线。用刀刻下线后,身高还差一点的年轻人昂着头、踮着脚,依然争当红军。

就在这座桥、这条刻线前,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义无反顾报名参军,仅中复村就有六七百人,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有回来。

面对红军的召唤,闽西儿女选择投身革命,向死而生,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他们于水火,只有跟党走才会有出路。

今天,当我们踏上红军桥,依旧思绪万千。一幕幕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当地一位叫罗云然的老人有六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三都是老人亲自送他们到红军桥参加红军的,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牺牲在反“围剿”的战场上。

当得知松毛岭战斗形势严峻,他再次义无反顾将剩下的三个儿子送往红军桥。征兵的红军干部劝他留一个最小的儿子在身边,被老人一口回绝:“没有红军、没有苏维埃,就没有我们。我和孩子们商量好了,就是断了香火,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最终,老人的六个儿子都没有回来,全部壮烈牺牲。

“六子当兵”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明知危险重重,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跟着走呢?红军战士用十分朴实的话回答:“共产党、红军来了,我们就有了活路、有了活的希望。”“跟着共产党有出路!”

90年前,一代人从这里义无反顾地追随党,踏上信仰的远征。如今,松毛岭上的硝烟、长征的号角远去了,松毛岭下的村庄已是生机勃发、物阜民丰……一首首山歌依然在山间回荡,“跟着共产党有出路”早已刻进人们的血脉,世代相传。(长汀县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11-05/16512819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