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深化“八有八建”建设 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24-11-10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芜湖市聚焦新就业群体所需所盼,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深入推进“八有八建”建设,按照“边试点边推进、边建设边规范”的思路,统筹推进服务阵地网络建设,不断建强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温馨家园”。
聚焦“八有”,统一标准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科学规划抓覆盖。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级社工、住建、规划等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按照一体规划、分类推进的思路,以覆盖“15分钟服务圈”为要求,推动全市27个街道、278个城市社区全覆盖建立党群服务中心,665个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48个园区和商圈楼宇、宜邻中心建成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统一标准抓规范。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实际,将“暖蜂芜优·驿家人”先锋驿站作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的重要模块,按照“八有”标准,统一标识名称、设施设备、运营制度等,在全市打造标准统一、建设规范、功能完善的“暖蜂芜优·驿家人”先锋驿站940个,并通过党群驿站导航微信小程序、线上地图标注等形式,实现全市范围内党群驿站“一图全览”“一键直达”。整合资源抓建设。按照“盘活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三个一批”方式整合资源建好党群驿站。对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民城市驿站、工会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公共资源进行重组,利用现有阵地共建改造一批;对新就业群体集聚的商圈市场、商务楼宇、专业园区等区域,利用公共空间、街角岗亭、移动板房等设施,合理选址新建一批;对银行网点、通信站点、爱心商户等社会资源,通过联建共建方式加挂标识开放一批。去年以来,全市改造提升415个、新建升级144个、挂建开放318个党群驿站。
聚焦“八建”,因地制宜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分类推进促提升。以繁昌区全域试点为契机,在镇街,完善“党务+政务+社会+人才+文化”五大服务场景,搭建“一站式”服务空间;在社区,健全“宣传展示、学习教育、为民服务、组织活动”四大服务功能,打造“特色化”品牌阵地;在小区,深化“一个阵地、多项功能、集约服务”改造,建设“开放型”先锋驿站。以全市新就业群体领域为试点,对照“八建”要求细化场所配置、服务设施、服务功能等分类标准,制定覆盖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五级党群驿站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党群驿站星级创评工作。今年以来,累计评选五星驿站46个、四星驿站42个、三星及以下驿站745个。拓宽渠道聚合力。采取公开招聘一批、公开选调一批、择优商调一批等形式,及时招录社区工作者3785人,作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的骨干力量。结合“双联双应”工作,组织2.6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分配至相关党群服务中心(站)参加志愿服务,成为力量重要补充。联合社工部门、群团组织等招募志愿者,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法援律师志愿团、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入驻服务,形成“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的服务队伍,实现全天候有人服务、有人管理。多方联动优服务。坚持党组织引领,大力构建驻区单位联建服务、部门条线下沉服务、群众社团自我服务、第三方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多方协同服务机制,发布6大类17项公益服务清单,涵盖法律服务、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爱心帮扶等多个项目,便于新就业群体看“菜”点“单”,让有事找“家”、办事靠“家”成为广大新就业群体的共识。
聚焦“实效”,创新载体服务新就业群体。抓党建强凝聚。在党群服务中心(站)设立党员报到点,设置党建阅读区,提供党建必读书籍、音视频党课等资源,开展微党课宣讲、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组织广大新就业群体党员共过组织生活、共同参加志愿服务、共同接受党性教育,实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去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党建活动840余场次,组建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36个,将274名流动党员重新纳入有效管理。抓服务暖人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开展就业服务、爱心港湾、青年交友、培训成才、健康义诊等暖“新”十大行动,组织实施“公益服务进驿站”主题活动,常态化提供劳动维权、健康体检、送清凉、送温暖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今年7月16日启动“致敬烈日下的劳动者”无人冰柜公益活动,全市89家党群驿站先后加入无人冰柜点,累计送出约10万瓶饮用水。抓治理有作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成立“蓝骑士”“弋行侠”“红骑先锋”等3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电话、微信、皖事通“随手拍”等方式反映露天垃圾、井盖破损、电梯故障等问题,鼓励引导新就业群体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队”、服务群众“志愿者”。今年以来,累计帮助收集发现上报问题584个,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1.48万份。拍摄《城市的星光》新就业群体专题宣传片在全网循环展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万人次,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增强职业认同感。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0901?ClassId=617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