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城市微更新,点亮人民城市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 上海基层党建网 作者:佚名
(上海智慧党建网) 五年来,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党工委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实践,铺开一系列城市微更新项目,以点滴之力汇聚成海,点亮人民城市的新图景。
点亮“微光”,身边的微更新,打造人民城市新亮点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章家巷犹如甘泉路街道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新时代不断焕发着新的活力。作为深度老龄化社区,甘泉路街道60岁以上户籍老龄人口比例超过52%。面对日益增长的为老服务需求,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秉承“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的工作理念,于2023年初启动了章家巷小区党建引领为老服务示范社区建设项目,成为党建引领为老服务的鲜活实践。
项目以构建CCRC嵌入式养老服务为目标,充分利用章家巷小区闲置空间,进行整体布局和景观设计,积极将章家巷打造为一个宜居、便捷、智慧、乐活、共享的实景化、沉浸式为老服务示范社区。项目推进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始终秉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先后召开近百场群众座谈会,发放千余份问卷,确保每一项改造都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经过街道党工委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章家巷居民区40余幢住宅楼焕然一新,8万余平方米的外墙被重新粉刷,2万余平方米的沥青路面铺设完成,让人眼前一亮。居民李大爷感慨:“以前的小区道路破旧,环境脏乱,现在路面平整,绿化美观,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了。”
如今,小区内新建成的章家巷党群服务中心集活动、议事、学习、阅览、培训、为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的温馨家园,其中综合为老中心以其“全周期”“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成为甘泉路街道为老服务的特色品牌,赢得了广大居民的广泛赞誉。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到贴心卫生站、活力健身房及温馨社区食堂等多样化的为老服务设施,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还聚焦青年群体,打造了占地约1940平方米的青立方健身中心。青立方前身是一片环境脏乱差、噪音气味扰民的“垃圾回收站点”,经过街道党工委的全面拆除和重建后,不仅拥有时尚的集装箱外表,更成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门打卡地,为老城区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
串珠成链,美丽街区更新,铺展城市更新新画卷
四年前,提起黄陵路,用居民濮阿姨的话说就是:“这条街压根不像逛的街,乱七八糟,没有吸引力”。如今,黄陵路已脱胎换骨,从“老马路”晋升成了市民游客青睐的“网红街”。
黄陵路全长近600米,共有沿街商铺80余家。综合整治和改造前的黄陵路,虽然聚集了餐饮店、小吃店、果蔬店等很多商铺,是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采购必不可少的一条道路,但狭窄的道路、老旧的硬件配套、低端的商业业态,逐步成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短板,也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居住品质。
2020年初,甘泉路街道党工委立足辖区内老式居民住宅区较多的实际,以黄陵路为试点,开展美丽街区更新行动,探索民生需求、精细管理有机融合的街区更新新路径,充分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甘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街道党工委多方听取黄陵路沿线商业主体产权单位、实际经营者、周边居民和行政管理者的意见建议,以需求为导向,为改造提供重要依据。改造过程中,沿街店铺产权单位自主实施业态调改,对店招、立面、台阶、门框等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沿街绿化从墙根整体向外移……干净平整的路面、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化、格调一致又各具特色的店铺招牌、充满人文气息的彩绘,这样的街景让居民直呼“老有面子”!
有了成功打造黄陵路美丽街区的经验,街道党工委在统筹策划与精心组织下,陆续对西乡路、志丹路、双山路等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通过精心陈设店铺、规范调整业态、落实门前责任、优化静态交通,让“老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繁星满天,社区微改造,实现居民身边小确幸
老印在新宜小区住了将近30年,是这里的老居民。“这5年来,我们小区变化很大,不少楼栋加装了电梯,还有一些楼道做了彩绘,楼组变得更漂亮了!还有小区的小广场,也进行了翻新,我们老年人也更愿意出来多走走。”老印边走边说,“你看,那是我们小区新建的党群服务站,可以说是真正建到了我们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站,我现在就是去听听一个养生讲座。”
新宜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汇集的服务内容覆盖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这里开设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在歌舞房里唱歌跳舞,还可以在手工坊、书画室里学习剪纸、书画等传统民间艺术,欣赏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旗袍秀等。为方便老一辈“带娃”,服务站增加了“长幼共融”功能,站内设有亲子乐园,让社区的幼儿们拥有一片专属于他们的娱乐小天地,也成了宝妈宝爸交流经验的亲子平台。
新宜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最大的特色是什么?“那一定是2楼的屋顶农场了。”老印介绍。屋顶农场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引导小区居民不要在公共绿化带里种菜堆肥,居民区党总支本着“堵”不如“疏”的工作思路,指导居民自治,引入社会组织专业力量,把服务站2楼的屋顶改成天台农场,为热爱种植的居民们开辟了一块屋顶绿地。
共建共治是基础,“天台农场”最重要的意义是要实现居民共享,这也是街道“一居一品”自治项目之一。街道党工委动员,居民区党总支组织,联合共建单位,以“天台农场”为阵地开展丰富的科普文化活动,不仅让社区儿童参与到农作物种植,勤四体,分五谷,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成为他们亲近自然的活动室;更打造为居民休憩活动平台,增进邻里感情,促进小区和谐,成为社区自治的“试验田”。今年,街道“一居一品”项目还涵盖社区花园、家门口展览馆等改造更新类项目,也有文明养宠、乐龄守护等人居和谐类项目,取得了居民广泛好评。
五年来,甘泉路街道党工委由点及线、再及面,通过一系列城市微更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和品质,更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www.shzhdj.sh.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91f0e45c01931dddc91d0b4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