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擦亮党员教育“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潜山市坚持把盘活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作为抓好党员教育的有力抓手,在建强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激活红色动能等方面出实招、谋实策,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体验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筑牢红色阵地,点亮红色图谱,促党员教育“有地可去”。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家底,因地制宜打造主题鲜明、层次递进、立体多元的红色教育阵地。整合市文旅体局、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有关部门工作力量,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烈士后代、公开征集等方式,开展全市红色资源普查登记,梳理摸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3处,发掘并修复革命遗址335处,其中重要遗址遗迹32处,纳入红色教育点目录,统一授牌管理。实施“红源潜山”保护利用二期工程,对大别山·水吼革命事迹陈列展、皖西工委办公旧址、余大化故居等红色基地、红色旧居进行升级改造。按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思路,对照335处革命遗存绘制红色图谱,串联开发、综合管理,规划开发“红源潜山”寻迹游、“红色印迹”热血游、“红色精神”乡村游等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瞻仰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接受“沉浸式”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截至目前,累计吸引1200个党组织、3万余名党员就近就便接受红色资源熏陶。
打造教学矩阵,讲好红色故事,促党员教育“入脑入心”。发挥市乡两级党校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为牵引,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各类党员8110人到党校接受红色教育、党性锤炼。将课程开发作为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载体,组织英雄模范、老同志口述历史,深入挖掘英烈事迹,编撰发行《中国共产党潜山地方史》《潜山红色故事》《潜山革命遗址通览》《烈士事迹汇编》等党史著作,分发至各基层党组织;优选离退休老干部、抗美援朝老兵、革命烈士后代、党校教师、场馆讲解员等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红色历史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宣讲活动,以接地气的语言讲述红源潜山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市烈士陵园举办“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让英雄事迹家喻户晓,让英雄精神感召人心。创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红色视频教材,以梅城起义、皖西工委办公旧址、9年12位县委书记英勇牺牲等事迹为脚本,摄制微电影并集中展播;编排黄梅戏《新四军母亲—陈桂珍烈士》《皖山魂》和红色话本《余大化初心如磐》,把红色故事搬上舞台、搬上银幕。根据历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事迹,摄制《慷慨赴死君不悔 甘洒热血沃潜阳》《信仰之光》等20余部本土特色课程,让红色教育可视、可听、可感,《皖西工委在潜山》获评第二届全省微党课征集展播活动一等奖。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通过观看红色影视、研讨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情怀。
突出学用结合,激活红色动能,促党员教育“落地生根”。坚持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引导党员将汲取的红色动能转化成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出台《潜山市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将农村党员分为村内任职、居家发展、流动在外、老弱失能四类,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围绕“参加组织活动、服务乡村发展、立足岗位奉献、履行责任义务”等内容,对党员日常工作进行量化积分,并将党员年度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考核奖惩、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激发农村党员主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活动,组建“小蜻蜓”“夕阳红”“五色城管”“恨水文化”等志愿服务队,让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中赓续红色精神、诠释红色担当。结合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目标,将开发红色资源与发展旅游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突出“红色研学+绿色旅游”融合发展,在特色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等生态人文地,建成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康养民宿等红色产业项目20多个,带动3500余人村民就业,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村民增收致富。打造“潜心潜意”城市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建立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三张清单”,2318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网格一线,结合能力所长、职业优势、所学所得,开展理论宣讲、隐患排查、纠纷调处、信息采集、就业指导等实践活动,为群众纾困解难。今年来,在职党员深入一线开展志愿服务5000余次,协调解决群众“关键小事”1800余件,将红色力量作用发挥在一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1413?ClassId=12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