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浙江宁波:依法监督,货运司机摆脱巨额赔偿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浙江宁波:货车发生火灾烧毁车辆及货物,保险公司代位向司机追偿

  依法监督,货运司机摆脱巨额赔偿

  “案件改判后,免除了80多万元赔偿款,我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检察官对一起民事抗诉案件的当事人老李进行回访时,老李激动地说。

  货车起火

  保险公司向司机追偿保险费

  货运司机老李是黑龙江大庆人,从东部沿海城市到东北老工业重地这条运输线,一跑就是二十几年。

  2018年7月15日,老李像往常一样,接到宁波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供应链公司)东北专线的货运通知,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将不同货主和代理公司的56票货物从宁波运输至长春、哈尔滨。车行半途,老李发现车辆前大灯全部熄灭,立刻将车辆紧急停靠到路边检查,此时驾驶室内有浓烟冒出,右侧发动机位置蹿出火苗,老李立刻拿出灭火器救火并向旁边呼救。无奈火势太大,很快整个驾驶室就完全燃烧起来,火势迅速向挂车上的货物蔓延,将车辆及车载货物全部烧毁。

  事故发生后,辽宁省某县公安消防大队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认为,货车起火的原因可以排除人为纵火及遗留火种,不能排除车辆电气线路故障或车辆机械故障引发火灾事故。供应链公司依据与宁波某财保公司(下称保险公司)签订的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协议,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请求。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委托某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就该起火灾事故可能造成的责任损失进行评估理算,并按照评估费用向供应链公司支付了理赔款75万余元和公估费用3.6万余元。供应链公司出具权益转让书一份,将因本次事故向第三方的追偿权转让给保险公司。

  后保险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老李及案涉车辆挂靠公司赔付保险理赔款、公估费共计79万余元及相应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法院认定

  保险公司享有保险追偿权

  宁波市镇海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老李属于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中的“第三者”,保险公司享有保险追偿权,判决老李赔偿保险公司75万余元及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80万元的债务对于以货运为生的大卡车司机来讲,不是一笔小数目。老李从大庆连夜赶到宁波,向宁波市中级法院申请再审。

  宁波市中级法院审查后,认为老李提出的再审申请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的情形,驳回了老李的再审申请。

  依法抗诉

  货车司机不应赔付保险费

  2023年6月15日,老李向宁波市镇海区检察院申请监督。“我的银行卡被法院冻结了,医疗保险也停了,才知道自己摊上官司了。”老李向检察官诉说,“车烧没了,家也散了,检察机关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啊。”

  检察机关受理该案后,仔细查阅了原审卷宗,听取申诉人意见,走访供应链公司、保险公司等事发单位了解情况。经多方调查,查明该批货运保费由老李缴纳,供应链公司收齐后统一交由保险公司。一审法院因未查询到老李的联系方式,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出庭诉讼文书,老李未能参加庭审。

  为确保案件公平公正办理,镇海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听证,老李、保险公司及双方代理人到场就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听证会后,该院以老李享有共同的保险利益、不应当赔偿经济损失为由向宁波市检察院提请抗诉。

  保险法第60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老李是否属于上述规定中的“第三者”?在检察官联席会议上,检察官聚焦保险法的立法本意和宗旨,针对本案中的法律事实与责任承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第三者”应理解为名义承运人供应链公司和实际承运人老李以外的自然人和法人。本案的名义承运人是供应链公司,实际承运人兼货运司机系老李,老李接受供应链公司的委托运输货物,系供应链公司经营物流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属于物流业务的一部分,与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利益是一致的。供应链公司与老李关于保险费的支出,是双方在签订运输协议时共同的意思表示,即通过保险来转移保险事故可能给双方造成的损失风险,该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应由供应链公司与老李共同享有。

  保险法第56条规定,“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老李向供应链公司缴纳保费为案涉货物投保,从客观上排除了老李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投保的实质意义。最重要的是,若允许保险公司有权行使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则会出现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却不承担运输环节风险的情况,不符合保险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基本功能,也有违民法典所规定的公平原则。

  据此,宁波市检察院认为,老李享有保险标的的利益,保险公司不享有保险人代位求偿权。2023年9月4日,宁波市检察院向宁波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

  今年7月24日,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判决撤销原审生效判决,驳回某财保公司的诉讼请求。

  (记者蒋杰 通讯员王宏)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411/t20241113_6729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