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历史探究和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04    来源: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把一体推进“三不”上升到战略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勇气。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回望历史、总结经验、启迪未来,扎实做好构建一体推进“三不”制度机制等工作,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新态势,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不断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历史中汲取一体推进“三不”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对于今天一体推进“三不”具有重要意义。重视依法治吏是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注重惩贪饬吏、整顿朝纲。夏朝贪以败官即为墨刑,西汉官吏贪赃犯罪,一律处死,并陈尸示众。明朝秉持“重绳脏吏”,恢复肉刑,对官员形成极大震慑。历代官僚机构的明确分工,形成了一定的权力制约机制。比如,历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设置,对行政权力形成了有效的制约。自秦汉以来,历代监察机构都自成体系,享有相对独立的监察权。魏晋以后,中央监察机构与各级行政机构逐渐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专门纠弹官员不法行为。这种监察权力的纵向负责制,加强了监察效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为官之德,官德思想和传统的德治文化深刻影响着官员的选任。治国、平天下的最重要前提是修身、齐家,只有个人道德品质达到了为官的要求,才能被纳入国家择官范围。吸收借鉴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智慧,有助于从道德层面预防各种腐败风险,使为政者从内心深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

  回看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从严管党治党的历史鲜活而生动。党成立之初,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绝大多数党员是忠诚、廉洁的,但也出现一些投机腐化分子。尚且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开始从严治党的积极探索。1926年,针对大革命高潮中出现的一些贪污现象,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个反贪污腐化的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27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党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反腐败斗争开始在体制上有所依托。1932年,处决了贪污财物的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打响“反腐第一枪”。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包括建设廉洁政府、依法惩治贪污腐败、发挥人民群众的检举和监督作用、加强廉政教育等,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从严治党积累了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有一些人受到不良思想影响,新的腐败现象随之发生,给反腐败斗争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党因时制宜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理论探索。1951年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3年多时间里,共有32.8万人被清除出党或被劝告退党。20世纪80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先后有罗云光、陈希同、程维高等100多名严重违纪违法的高级干部被查处,通过持续震慑,净化了党风政风。积极探索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1949年11月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54年9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05年《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实施。持续深化党内学习教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整党整风教育着重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不纯问题,90年代末“三讲”教育、2000年之后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为统一全党思想、纯洁党的队伍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一个艰辛恒久的探索过程,历史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具备这么坚韧的毅力。从严治党的探索发展为一体推进“三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的形成过程及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在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狠抓作风上破题。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从自身立规矩开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带领全党不断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仅2013年一年,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等多名“大老虎”相继被查处,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惩治腐败绝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绝对“动真格”。国家统计局2020年底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满意率上升为95.8%,比2012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从作风建设入手,党的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在生动实践中探索。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在听取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的判断,强调要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有效路径。十九大党章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写入总纲,标志着从思想创新到形成制度机制的跨越完成。

  在深化发展中形成。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早日迎来海晏河清。这是总书记正式提出一体推进“三不”的明确要求。把“三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进,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了我们党反腐败理念思路和成效经验,揭示了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从严治党领域的生动体现。随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内容单独部署;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首次把一体推进“三不”上升到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把一体推进“三不”上升到战略目标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管党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科学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

  一体推进“三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结晶,是新时代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要求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始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更”的重要要求,指明了深化“三不”一体推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赋予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责任使命。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一体推进“三不”既重点治乱,又严明法纪、固本培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一体推进“三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体现了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属性,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信心和笃定。

  具有科学的规律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践反复证明,反腐败斗争单靠外因或者内因都不可能实现,必须既强调外在约束又加强内在自律,内外一体、同向发力是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实现了从治标为治本赢取时间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了从治标到标本兼治到全面巩固深化的循序渐进。

  体现彻底的人民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发展阶段,坚持一体推进“三不”,推动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正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实际举措。在一体推进“三不”具体实践中,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确定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强获得感,感受到公平正义。

  具有生动的实践性。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就是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向更高一级迈进的过程。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的形成过程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的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运用“四种形态”,促进“三不”统筹联动,第四种形态占比保持平稳,第一种形态占比上升明显,第二、三种形态占比逐年下降,四种形态占比分布日趋合理,反映出监督执纪更加精准,一体推进“三不”的制度优势正在彰显,标本兼治防治腐败的综合效果不断增强。

  体现严格的制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发布,我们党首次拥有党内“立法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陆续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特别是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筹有序推进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建设,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立法工作,制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主动投案问题的规定(试行)》等法规制度,主动对接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办案程序、证据标准衔接机制,促进与司法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日趋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为“三不”一体推进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思考

  一体推进“三不”,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是适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必须整体把握、贯通理解,并在实践中巩固、完善、发展。

  深化思想认识。一体推进“三不”涵盖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全部,重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汇聚起实现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的磅礴伟力。要深化一体推进“三不”的思想认同。“不敢”突出震慑、遏制的同时,敬畏党纪国法;“不能”强调制度、治理的同时,突出体系构建;“不想”依靠思想、觉悟的同时,强调廉洁文化建设和夯实社会德育基础。不断强化“三不”系统观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相互融合、交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要着力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推进不敢腐时注重挖掘不能腐、不想腐的功能,在推进不能腐时注重吸收不敢腐、不想腐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腐时注重发挥不敢腐的威慑和不能腐的约束作用,做到系统谋划、整体运作、一体推进,持续释放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

  强化监督功能。监督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全方位监督新格局。完善监督“四梁八柱”。强化各级纪委监委监督主责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推动与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形成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互为一体的监督体系。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2021年党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从制度机制上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研究制定更加有效地强化“一把手”主体责任落实的措施办法;强化上级纪委监委监督制约作用,加强派驻监督“政治监督”和“上对下监督”角色定位,在实践中注重总结“一把手”监督经验做法;逐步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制度机制,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积极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精准分析,加强常态化管理和政治生态研判,提高日常监督质量。把“三不”作为有机整体,把查办案件和以案促改作为着力点,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努力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增强纪法观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要把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全局中来推动。加强纪法宣传,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秩序。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作用,坚持教育和监督并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执纪执法者带头立起严的标准,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夯实全社会敬畏纪法的意识基础。高质量查办影响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问题,惩治“影子股东”“影子公司”等隐性腐败问题,实现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健全体制机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打通了体制性梗阻,一体推进“三不”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发挥更加凸显。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在制度机制深化上长久施力。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实现标本兼治,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加强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机制贯通。持续压实地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精准高效履职尽责,督促规范治权用权,推动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使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姚强张晋铭王忠敏贾东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


原文链接:http://www.sdjj.gov.cn/gzdt/llyt/202112/t20211203_116618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