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谈 |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发布时间:2022-06-15 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青春,充满朝气、富有梦想,也充满机遇、面临选择。如何走好青春之路是广大青年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爱国情怀的传承。从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到“把青春献给祖国”,再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中国青年的爱国血脉赓续相传。年轻人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相结合,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不懈追求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这是爱国情怀最生动的体现。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敢于担当的勇毅。一直以来,“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都和“艰苦”二字紧密相连,年轻人选择吃苦、能够吃苦,就是勇于担当、积极尽责。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第一批青年志愿者招募令一发出,2.8万余名青年便火速集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千千万万年轻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青春就会闪耀动人的光芒。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攻克一次难关就能得到一次成长。在重庆长大、之前不曾见过成片棉花地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者呙钱林,经历了40摄氏度高温下采摘棉花、零下20摄氏度时查看棉花备种,逐渐成为当地棉农眼中的“半个棉花专家”;中山大学硕士陈娟娟,2019年毕业后直接到湖南汝城沙洲村扶贫,“有些许焦虑”的她过了“身份关”“语言关”“生活关”,帮助沙洲村发生巨大变化,成为村民口中的“沙洲女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任务和困难面前保持坚定、勇敢向前,必然能成长为最好的模样。
把青春撒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顶得上,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看今朝,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的青年,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的青年,让五星红旗在赛场高高飘扬;在田间地头精耕细作的青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汗水终将浇灌出丰硕果实。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迸发青春的能量,激发无穷的力量,终将不负众望,展现昂扬风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许坚)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2-05/19/content_879518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画里有话 | 用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 下一篇: 新闻故事丨组长体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