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创新”镌刻在世界速度之巅 ——访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
发布时间:2022-08-06 来源: 天津先锋网 作者:佚名
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机房里,上百个黑色机柜整齐排列。天河超级计算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热情地介绍这些“宝贝”:“‘天河’系列超级计算平台每天运行任务达15000项,累计支持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超过4000项。”
但就在十多年前,因为国内没有大规模计算平台支撑研究,正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孟祥飞不得不赴美留学。
从“一砖一瓦”干起
国外强大的科研基础设施,对孟祥飞的触动很大。“普通的大学里就有超级计算机,而且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里有一半以上都在美国。”
孟祥飞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探索数字世界的海洋里遨游。2008年,在美国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导师劝孟祥飞留下来,因为他在这里的工作成果可以完成两篇博士论文,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很大的诱惑。是回到熟悉的祖国,还是继续留在这个现代、发达、待遇更优越的异乡?孟祥飞陷入思考。
2008年是每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倍感焦灼的一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孟祥飞和几个中国同学组织了一场义卖,最后将近3000元美金捐回国。2008年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倍感自豪的一年。奥运会举办之际,当在电视里看到奥运开幕式五星红旗升起时,孟祥飞和几个同学高唱国歌,直到满眼泪水。走在校园里,他的脑海跳出了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所以,选择早就深埋心中。“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地,为她尽我一个孩子的绵薄之力。”
2009年,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筹建,回到国内的孟祥飞参与了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
白墙、水泥地、裸露的电缆网线,在简陋的环境中,孟祥飞和第一批创建者开始筹建工作,与“天河一号”同步开启“7天×24小时”工作模式。无论是改造机房,还是安装电缆、机柜,都由科研人员自己完成。
一些快退休的超算老专家,也跟着年轻人一起抬几十公斤重的服务器,拧螺丝、焊板子。当时,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给超级计算机部署网络通信系统,地下只有60公分的空间里面,既不能站着,也不能坐着,唯一选择就是躺在地上,把它的光纤一根根接起来,7月份躺在温度接近40度的地板下面,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大家实在是累了困了就直接躺那,睡一会起来再接着干……
“这就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从一砖一瓦干起,立起大厦。”孟祥飞回忆道。经过7个月的日夜奋战,孟祥飞团队完成了其他国家要一年多才能做完的工作,“天河一号”超算系统实现了稳定运行。
2010年11月,捷报传来,“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雄踞世界第一。
干不好“天河”应用就卷铺盖走人
就在许多人为“天河一号”振奋的时候,国际上对“中国速度”的质疑声也相伴而来——“中国超算中看不中用”。这让孟祥飞认识到,做好应用创新才能让中国在世界超算领域真正立足。作为一名党员和应用研发团队负责人,他立下“军令状”:“干不好‘天河’的应用,就卷铺盖走人。”
孟祥飞开启“飞人”模式。他带领团队走出实验室,和企业打交道。从油田到物探院到地震局,再到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他每年走访几十座城市,像个销售人员一样,带着团队一家家“敲门”,去发现生产线上的技术痛点,用诚意和专注打动企业方。
慢慢地,“天河”的名气响了。2014年,凭借超算中心与中石油东方物探合作开发的高精度勘探地震数据处理软件,中石油在与欧美公司竞标某中东石油项目中,成为唯一完成高密度勘探处理的公司,一举夺标。“中国企业用上了国产自主技术,国外软件开始半价倾销。”孟祥飞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突破“卡脖子”,科技创新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航空航天大飞机的设计,到神舟飞船的回收控制,再到地下的石油勘探、新药的研发,如今,“天河一号”每天满负荷运行完成近万项计算任务,支撑国家和地方重大研发创新项目超4000项,服务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部门超过6500家,真正做到了“中看又中用”。
“惟进取也故日新”
“梁启超先生曾讲,惟进取也故日新。求新、创新,成为我们始终的命题。”站在南开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的讲台上,孟祥飞作为校友代表寄语毕业生。
创新,确实是中国超算人矢志不移的追求。40年前,“银河天河”团队慈云桂等老一代科学家喊出“拼上这条老命,也要把中国的巨型机搞出来”,仅从报纸上的照片和很少技术积累起步,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从每秒亿次,到千万亿次,再到百亿亿次;从被技术封锁,默默无闻,到取得世界第一,举世瞩目。
创新报国的情怀也在超算团队传承、发展,身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孟祥飞对此要求更为严苛。“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风起云涌,新的计算范式不断涌现,冲刺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的号角吹响。”孟祥飞带领团队马不停蹄,步入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中。
“一秒钟计算100亿亿次,它的计算能力是‘天河一号’的400倍以上。形象地说,它工作1小时,相当于全世界70亿人工作上万年。”芯片、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全部实现自主,在孟祥飞团队的聚力攻坚下,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开启应用。
从跟跑到领跑,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超算成功“逆袭”,凝结着孟祥飞和团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攀高峰的斗志,“超级计算领域没有常胜将军,唯有不断的技术和应用创新,为了将超级算力转化成生产力,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愈战愈勇!”孟祥飞说。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xfgs/202207/t20220715_925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