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 正文

何泽慧: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 天津先锋网    作者:佚名

  

  何泽慧(1914.3.5—2011.6.20),出生于江苏苏州(原籍山西省灵石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实验弹道学”专业,获工程博士学位;1946—1948年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1948年回国参与创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参与了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实验,并承担原子弹与氢弹研制中的基础性科研任务;196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泽慧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她以满腔的热忱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积极推动了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她与钱三强共同书写了中国核物理学的不朽传奇。她取得重要科学成就的密钥,就是她名字中的“慧”字:继家训慧根深厚、承师风慧眼独具、重奉献慧智泽世、怀素朴慧心如兰。家庭的熏陶、大师的影响、事业的担当、自身的修为,共同成就了这位智慧的科学家。

  求学较真:继家训慧根深厚

  何泽慧祖籍山西省灵石县,她出身于“五世翰林”的大家族,在山西流传着“无何不开科”的说法,在清朝时期,何氏就出现了15名进士,父亲何澄是文物鉴赏家,曾东渡日本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毕业,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著名的苏州网师园曾是何澄私宅。何泽慧母亲的家族也为科举望族,外祖父王颂蔚是清朝进士、蔡元培的恩师、苏州三大才子之一,外祖母王谢长达是晚清著名女权主义者、教育家、妇女活动家,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受到双重书香门第、开明家庭的浸润熏陶,何泽慧自幼慧根深厚,天资聪明。

  何泽慧的小学、中学是在外祖母创办的著名的“振华女校”里度过的。它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其他私立或教会学校不同,十分重视理科和英语的教学,数理化教材也都使用国外原版,该校曾一度被视为当时江南的清华预备校,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仍然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注重阅读课外书籍和接触社会。在这种兼收并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何泽慧在德智体美、诗文书画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一位兴趣广泛、多才多能的“苏南才女”。

  1932年,何泽慧前往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受家族“科学救国”理念的影响,何泽慧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专业,而是选择了与军工相关的物理专业。那年,物理系一共招收了28名学生,其中有10名女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教授们认为,女生学习物理难以学有所成,于是劝说她们转系。何泽慧显示出性格里较真倔强的一面:“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你们不让我念,我偏念!”4年的学习中,不断有人退出物理专业,何泽慧不仅没有转系,反而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强手如林的物理系,以全班毕业论文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排名第二的则是她未来的“科学伴侣”钱三强。

  1936年,毕业后的何泽慧决定赴德留学,“为中国学造大炮”,她选择了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实验弹道学”专业。该系与德国军工业关系密切,保密程度很高,从不接收外国学生,何泽慧主动找到曾在南京军工署当过顾问的系主任克兰茨教授,克兰茨最终被何泽慧的爱国情怀和刚毅执着打动,破例接收了何泽慧,她成为当时该系第一次招收的外国学生,也是弹道学专业招收的第一名女学生。1940年,何泽慧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博士学位。在求学道路上,何泽慧怀着男女平等的观念,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敢于较真,打破陈规陋习,选择物理学研究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科学求真:承师风慧眼独具

  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何泽慧在第一时间决定回国,准备为祖国抗击日本侵略贡献力量。然而,二战爆发,何泽慧只能继续留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1943年,她来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博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海德堡,她于1945年首先观察到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的存在,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之为“科学珍闻”。何泽慧在这项研究中显示出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新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

  1946年,何泽慧前往法国,与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妇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钱三强结婚。此后,何泽慧进入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工作,与钱三强等共同研究原子核科学。在实验中,两人迎难而上,除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均在实验室里度过,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在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合作发现了铀的三分裂现象和四分裂现象,这个发现是二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当年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维奖颁给他们,西方各国报刊称他俩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不仅在于在科学上她与居里夫人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而且她们都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楷模;她们的品质也一脉相承,性格直率,不喜应酬,生活简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简洁纯粹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她们充分利用时间精力,聚焦于科学研究本身,避免很多无意义事情的困扰,可以发现他人看不到的东西,从而练就科学观测的“慧眼”。2017年6月15日,“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以卫星的形式成功发射,其名称“慧眼”不仅寓意中国在太空“独具慧眼”,也是为了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科学家何泽慧。

  爱国情真:重奉献慧智泽世

  尽管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就,何泽慧与钱三强始终没有忘记出国学习的初衷,一心要回到祖国,使原子核物理这门新兴科学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1948年夏,何泽慧与钱三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中。面对初期仪器设备十分简陋的情况,夫妇俩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在旧货店和废品收购站里寻找旧五金器材和电子元器件,自己画图动手制造简易车床。正如她所说:“我们早知道国内的情形,回来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吃苦的。希望在自己国家的环境里,领导本国的青年做一些事,创造一些工作。”经过几百次实验,何泽慧终于在1956年制成了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乳胶,建立了我国核试验技术的基础。何泽慧并不满足于单纯完成任务,而是目光长远,及时抓住新的研究方向,深入进行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的基础科学研究。1958年,何泽慧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197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她担任副所长,主管宇宙线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发展。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如果说钱三强知人善任、为科研组织调兵遣将的话,那么何泽慧更多的是在具体工作中培养骨干。在她带领和影响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为我国原子核科学和空间科学事业各方面的骨干力量,黄祖洽制造出了对铀核裂变径迹灵敏的核乳胶,陆祖荫、肖振喜等都曾跟随何泽慧工作。她培养出我国第一个气球工程博士,第一批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博士。为尽快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她提倡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新的生长点。她反复提及,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具有“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她一贯倡导尽量利用简单的实验条件做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并且始终身体力行,形成自己科研工作的一个突出风格。

  1984年,何泽慧不再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领导职务,也不再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但她仍指导培养研究生,与中青年科研人员研讨问题。几十年来,她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倾注在祖国核物理科学事业上,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地在核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为祖国的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事业耗尽心血。

  抱诚守真:怀素朴慧心如兰

  令人佩服的不仅是她的事业高度,还有她淡泊宁静的优秀品格。正如何泽慧所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本来就应该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这常常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精神力量。对科学的“讲究”与对生活的“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她生活简朴,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追求科学真理上,从不讲究物质享受。直至去世前仍居住在5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分配的普通居民小区,居室除了木地板,没有任何其他装修。单位要给她派专车接送上班,她坚决不要,坐班车一直到92岁。书桌上的镇纸是她捡来的鹅卵石,脚上穿的是一双解放鞋,手里提的是人造皮革包,走在大街上,谁看了都无法相信她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在女儿眼里,母亲何泽慧就是个“生活上没有什么要求的普通老太太”。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她始终保持平易谦虚的态度,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明可见。在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大辞典》时,她坚决不同意立传。“淡泊名利,没有架子,不求享受,严谨做事”,是许多下属、同事以及朋友对何泽慧的真切感受。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人们用“何泽慧先生”的称谓来表达对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的由衷敬重。何先生以“较真”“求真”“情真”“守真”的态度,直面问题,“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物质极简,精神丰盈,生活随意,默默奉献,不求索取,这种可贵的“真”追求与“慧”境界,标注了科学与道德统一的高度,是科技工作者实践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典范。

  来源:学习时报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xfgs/202209/t20220928_935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制网 lzfz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