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兴义市:以“四联四育”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发布时间:2024-02-06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围绕“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发展战略,紧扣“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联四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兴义义龙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软硬联通,育“合格之才”。始终坚持把夯实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主抓手,对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楼进行改扩建,完善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完成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等项目建设,新建汽车VR实训室。探索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 ,获批新建黔西南州昌文职业高中、黔西南州峰林职业高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根据市场需求、学生就业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并合理设置课程,新增汽车车身修复、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美容美体艺术等专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抢抓“技能贵州”行动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以来,投入2731万元改善办学条件,黔西南州下达中职招生计划数7840人,现共招生8014人,完成率达102.22%,完成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招生60人。
德技联修,育“有德之才”。坚持品德与技能并修,把课内德育渗透与课外德育渗透相融合,系统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开足开齐开好思想政治必修课程,落实每周3课时课堂教学,大力推进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形成“科科讲德育、处处有德育”的德育新局面;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宣传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法治进校园”“德育第一课”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利用家长群、网络平台等加强德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积极推动先进典型选树,组织中职学校参与市级、州级、省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先进班集体”评选,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品德与专业技术的双提升。2023年以来,兴义市1所职业技术学校获评“兴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4名学生获评“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
训赛联动,育“精英之才”。印发《关于全面做好2023年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全区15—59岁劳动力人口进行比对,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培训13117人,其中,线下教学培训13965人,线上教学3829人,完成率为107.09%。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州级、省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提技能,努力推动技能由“会”向“精”转变。2023年以来,共选拔66名师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涉及车身修理(钣金)、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28个项目,共取得28个奖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一人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校企联合,育“工匠之才”。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思维,将办学重点与地方重要产业紧密对接,为兴义义龙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现代服务业等关键技术及岗位技能需求,建成一批适应现代专业群发展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工匠素质的双重培养。2023年以来,新增校企合作企业和实习实训基地11家,向市内及周边企业输送实践学生1127人;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3400余人,努力打造旅游服务与管理特色专业,服务旅游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向市内外旅游企业培养输送人才800余人。
信息来源: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肖飞
二审:李莹贤
三审:赵一飞
编辑:王悦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rcgz/rcfz/20240201/20240201_8795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